[发明专利]多模态节能伺服作动器及实现多模态节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8661.3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俊;朱冬;朱瑞;毛奇;汪俊龙;牛振国;刘钰栋;江磊;蒋云峰;许鹏;慕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模态节能伺服作动器及实现多模态节能的方法,属于液压节能系统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下述问题:活塞杆的推力与负载的不匹配问题;对液压缸进出油经过伺服阀时产生的双边节流效进行解耦问题;处理制动工况下,油液发热升温以及转化收集外部负载能量的问题。油路集成块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油源管接头及油箱管接头,油路集成块的上端面由前至后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及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油路集成块的后端与单出杆液压缸位于无杆腔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油路集成块的左侧面安装有液压缸有杆腔管接头,液压缸有杆腔管接头通过无缝钢管与单出杆液压缸有杆腔连通。本发明用于液压设备中。 | ||
搜索关键词: | 多模态 节能 伺服 作动器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模态节能伺服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出杆液压缸(4)、液压缸有杆腔管接头(7)、无缝钢管(8)、油路集成块(9)、油源管接头(10)、油箱管接头(11)及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两个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及一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所述两个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分别是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及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2);所述油路集成块(9)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油源管接头(10)及油箱管接头(11),所述油源管接头(10)与设置在油路集成块(9)内的进油道(P0)相通,所述油箱管接头(11)与设置在油路集成块(9)内的回油道(T0)连通;油路集成块(9)内设有接单出杆液压缸(4)有杆腔的孔道十(out)、控制孔道一(K1)、控制孔道四(K4)、接单出杆液压缸(4)无杆腔的孔道十一(in)、控制孔道二(K2)及控制孔道三(K3),所述孔道十(out)和控制孔道一(K1)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左侧面,所述控制孔道四(K4)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右侧面,所述孔道十一(in)、控制孔道二(K2)及控制孔道三(K3)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后侧面;油路集成块(9)的上端面由前至后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及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油路集成块(9)内设有孔道一(P1)、孔道二(A1)、孔道三(T1)、孔道四(P2)、孔道五(A2)、孔道六(T2)、孔道七(P3)、孔道八(A3)及孔道九(T3),所述孔道一(P1)、孔道二(A1)及孔道三(T1)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上端面并位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区域内,所述孔道一(P1)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中位于左侧的P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二(A1)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中位于中部的A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三(T1)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中位于右侧的T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四(P2)、孔道五(A2)及孔道六(T2)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上端面位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的区域内,所述孔道四(P2)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中位于左侧的P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五(A2)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中位于中部的A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六(T2)与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中位于右侧的T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七(P3)、孔道八(A3)及孔道九(T3)通至油路集成块(9)的上端面并位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3)的区域内,所述孔道七(P3)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3)中位于左侧的(P10)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八(A3)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3)中位于中部的(A10)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所述孔道九(T3)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3)中位于右侧的(T10)油口对应的孔道相通;其中:所述进油道(P0)与孔道一(P1)、孔道四(P2)相通,进油道(P0)通过孔道一(P1)、孔道四(P2)为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及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直接供油,所述回油道(T0)与孔道三(T1)及孔道六(T2)相通,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的回油经孔道三(T1)、孔道六(T2)汇入回油道(T0),所述孔道十一(in)与孔道二(A1)及控制孔道一(K1)相通,控制孔道一(K1)与孔道七(P3)相通,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一(1)的A油口的压力油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经过孔道二(A1)及孔道十一(in)进入单出杆液压缸(4)无杆腔,另一路经孔道二(A1)、控制孔道一(K1)及孔道七(P3)进入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中位于右侧的T10油口,控制孔道四(K4)与孔道九(T3)及控制孔道二(K2)相通,控制孔道二(K2)与孔道五(A2)相通,三位三通比例换向阀二(2)中位于中部的A油口的压力油经孔道五(A2)、控制孔道二(K2)、控制孔道四(K4)及孔道九(T3)进入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中位于右侧的T10油口,控制孔道三(K3)与孔道八(A3)及孔道十(out)相通,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中位于中部的A10油口的压力油经孔道八(A3)及控制孔道三(K3)及孔道十(out)与单出杆液压缸(4)有杆腔相通;油路集成块(9)的后端与单出杆液压缸(4)位于无杆腔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油路集成块(9)的左侧面位于孔道十(out)处安装有液压缸有杆腔管接头(7),所述液压缸有杆腔管接头(7)通过无缝钢管(8)与单出杆液压缸(4)有杆腔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3866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装置和试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铲板升降液压控制集成阀块及连续采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