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温度-应变集成传感器阵列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8431.5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昕;梁晓辉;付涛;温茂萍;刘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5K1/02;H05K3/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郭会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温度‑应变集成传感器阵列,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单元和一个应变传感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的正、负极分别由基底两侧的铜箔层和康铜箔层图形化后形成,并由过孔工艺连接形成结点;应变传感器单元由康铜箔层图形化后形成。本发明的传感器阵列具备柔性,可直接贴覆于曲面结构表面;可实现同时对多个测点的温度和应变信号的分布式监测,并且安装方便;敏感单元与引线在基底上一体式集成,且测试端无焊点,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中的监测需求;传感器阵列制备工艺与FPC工艺兼容,可实现高精度、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温度 应变 集成 传感器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柔性温度‑应变集成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单元和一个应变传感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的正、负极分别由基底两侧的铜箔层和康铜箔层图形化后形成,并由过孔工艺连接形成结点;应变传感器单元由康铜箔层图形化后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4843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水鹤监控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河港口船舶废气排放测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