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掺杂工程来调节碘铋乙二胺杂化材料形貌、带隙和稳定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7988.5 | 申请日: | 201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林;毛文慧;龙飞;郑国源;周炳;莫淑一;陈明光;邹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10 | 分类号: | C07C211/10;C07C209/74;C07C209/00;C30B29/12;C30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掺杂工程来调节碘铋乙二胺杂化材料形貌、带隙和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杂化材料(NH3CH2CH2NH3)Bi2I10进行金属元素掺杂来调节其形貌、光学带隙以及稳定性的方法研究,最终获得不同带隙值的杂化材料,进而可应用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材料领域。本发明是针对之前制备的窄带隙有机‑无机低维杂化材料(NH3CH2CH2NH3)Bi2I10的带隙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本发明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光学带隙比较宽的范围内连续可调、稳定性高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杂化材料 带隙 形貌 光学带隙 乙二胺 掺杂 半导体材料领域 金属元素掺杂 太阳能电池 反应条件 合成工艺 连续可调 无机杂化 产业化 钙钛矿 窄带隙 低维 制备 应用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通过掺杂工程来调节碘铋乙二胺杂化材料形貌、带隙和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乙二胺溶液倒入三口烧瓶中,冰水浴条件下搅拌;(2)向步骤(1)中的三口烧瓶缓慢滴加氢碘酸溶液,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3)将步骤(2)的悬浊液倒入培养皿中,进行干燥、洗涤、重结晶处理,最终得到白色粉末A;(4)分别称取一定摩尔比的Bi2O3和MIZ(掺杂锰、铅、锑、镉和锡元素的碘化物)加入样品瓶中,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氢碘酸溶液得到棕红色澄清溶液;(5)称取一定量步骤(4)的白色粉末A加入到步骤(5)的棕红色澄清溶液中;(6)将步骤(5)的反应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的保温时间内反应,最终在反应釜底部会生成红色的晶体,即为(NH3CH2CH2NH3)BixM1‑xI10晶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579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美金刚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顺式-4-甲基环已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