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反馈原理的可视化处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879.0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赵永彬;王鸥;杨明钰;刘树吉;于亮亮;郑善奇;张智儒;于海;张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陈福昌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反馈原理的可视化处置方法,包括:显示屏幕、位于客户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代理模块和位于网络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指令设置模块、分屏控制模块、监控业务管理模块以及指令处理子系统,其中,人机交互代理模块与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通过Socket协议自动相连并传输设备请求信息与设备响应信息,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分别与指令设置模块、分屏控制模块、监控业务管理模块、指令处理子系统通过系统API接口相连接,该系统能够跨网络设备通过键盘进行操作,还可以调度大屏分屏功能,将可视化内容按业务分类进行展示处理,实现调度大屏整体、部分场景的切换。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交互服务 可视化 人机交互代理模块 监控业务管理 分屏控制 人机交互 指令处理 指令设置 大屏 调度 客户计算机 网络计算机 反馈 传输设备 请求信息 设备响应 显示屏幕 业务分类 跨网络 分屏 键盘 场景 展示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反馈原理的可视化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幕、位于客户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代理模块和位于网络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指令设置模块、分屏控制模块、监控业务管理模块以及指令处理子系统,其中,人机交互代理模块与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通过Socket协议自动相连并传输设备请求信息与设备响应信息,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分别与指令设置模块、分屏控制模块、监控业务管理模块、指令处理子系统通过系统API接口相连接;分屏控制模块,将整个调度大屏按屏幕像素点进行矩阵切分,实现大屏的分屏处理,将大屏分为X*Y个区块,每个区块定义为不同的业务展示窗口,根据区块展示内容将区块进行划分;矩阵切分为若干个区块,每个区块的标识编码设置为X*Y,X值为该区块所在行数,Y值为该区块所在列数,作为分区显示的控制点;监控业务管理模块,与分屏控制模块所划分的区块建立关联,将展示内容作为业务行为,与所划分的区块进行对应;指令设置模块,设定指令,将指令和行为进行关联,并将关联行为后的指令存入至数据源内,形成指令库,所述行为为分屏控制模块分屏行为、监控业务管理模块展示内容行为、区块动态展示效果行为;指令处理子系统包括指令转换模块、分区显示模块以及监控处理模块;指令转换模块,通过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接受到的通过人机交互代理模块输入的指令,将指令进行转化为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可识别的代码,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识别代码并调取数据源,找出代码相对应的指令库内业务类型,按照业务类型指派给分区显示模块或监控处理模块;分区显示模块,接收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指派的对屏幕区块动作状态操作的业务类型,以每个区块的标识编码设置为X*Y,X值为该区块所在行数,Y值为该区块所在列数,作为分区显示的控制点,对对应的区块进行调控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由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对屏幕进行操作;监控处理模块,接收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指派的对屏幕区块显示内容操作的业务类型,对区块内显示的内容进行调控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由人机交互服务提供模块对屏幕进行操作;其中,本方法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如下反馈:功能反馈、情感反馈、安全反馈和自然反馈;功能反馈:功能反馈包括计算机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其中,输出设备包括:声卡、显卡、音箱,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鼠标、键盘、话筒,人机交互界面融合在这些输出和输入的功能反馈中,以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更好地控制物体;功能反馈采用广而浅的构架方式,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用户传达最需要的信息;情感反馈:不断增加一些好的交互特性,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延伸;安全反馈: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减少不必要的安全反馈;自然反馈:创造一种更接近人类生活行为方式的自然反馈界面,利用手指操纵物体,通过手指来和数据进行交流,甚至能够直接用自身与界面进行交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187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