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3157.9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桂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桂芃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地上平台、充电桩及顶棚;地上平台上设有多个与顶棚连接的支撑杆,充电桩包括配电桩箱、与电网连接的充电线及与输电线连接的充电插头;配电桩箱内设有用于卷绕充电线的卷线轴,卷线轴一端设有叶轮,配电桩箱内设有接收缸体;接收缸体上设有接收进气孔及接收出气孔,启动缸体上设有启动进气孔及启动出气孔,启动出气孔通过输气管连通至接收进气孔,接收出气孔通过驱轮气管连通至喷气管的进气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充电完成后,使用者只需要拔出充电插头,无需进行收线操作就行自动实现充电线的回收,可对充电线、充电插头进行有效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线 出气孔 充电插头 进气孔 缸体 配电 智能充电桩 充电桩 卷线轴 顶棚 连通 叶轮 输电线连接 充电完成 电网连接 自动实现 进气端 喷气管 输气管 支撑杆 拔出 卷绕 驱轮 收线 桩箱 气管 回收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地上平台、充电桩及顶棚;所述地上平台上设有多个与顶棚连接的支撑杆,充电桩包括配电桩箱、与电网连接的充电线及与输电线连接的充电插头,配电桩箱内设有桩腔,配电桩箱上设有与桩腔连通的桩管,桩管轴线竖直,充电线穿过桩管,充电插头处在桩腔外,顶棚、配电桩箱、桩管及停车台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地上平台上设有开口于地上平台顶面的平台槽,平台槽内设有启动机构,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槽内的启动缸体及可相对平台槽上下移动的启动板,启动板顶面与地上平台顶面齐平,启动缸体内设有与启动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启动内活塞,启动内活塞将启动缸体内部分隔成下启动腔及与大气连通的上启动腔,启动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上启动腔的启动活塞杆,启动活塞杆上端连接启动板底面,下启动腔内设有若干启动支撑弹簧,启动支撑弹簧上端连接启动内活塞,启动支撑弹簧下端连接启动缸体;配电桩箱内设有用于卷绕充电线的卷线轴,充电线上设有与卷线轴固定的线扣,卷线轴一端设有与卷线轴同轴布置的叶轮,配电桩箱内设有接收缸体及用于向叶轮吹气以驱动叶轮转动的喷气管,喷气管的出气端朝向叶轮;接收缸体内设有与接收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接收内活塞,接收内活塞将接收缸体内部分隔成内接收腔及与大气连通的外接收腔,接收内活塞上设有穿过内接收腔的接收活塞杆,接收活塞杆与接收缸体滑动密封配合,接收活塞杆上设有用于接触卷线轴的摩擦块,外接收腔、内接收腔、摩擦块及卷线轴轴线沿接收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外接收腔内设有接收复位弹簧,接收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接收内活塞,接收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接收缸体;接收缸体上设有与内接收腔连通的接收进气孔及与内接收腔连通的接收出气孔,启动缸体上设有与启动下腔连通的启动进气孔及与启动下腔连通的启动出气孔,启动出气孔通过输气管连通至接收进气孔,接收出气孔通过驱轮气管连通至喷气管的进气端,接收进气孔上设有接收进气单向阀,接收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输气管至内接收腔,接收出气孔上设有接收出气单向阀,接收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内接收腔至驱轮气管,启动进气孔上设有启动进气单向阀,启动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大气至启动下腔,启动出气孔上设有启动出气单向阀,启动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启动下腔至输气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桂芃,未经孙桂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31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移动充电及其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