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路协同系统及其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490.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模;吕洁印;景首才;程鑫;周经美;惠飞;侯俊;史昕;马峻岩;杨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4/02;H04W4/40;H04W12/02;H04W12/06;G08G1/01;G08G1/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在网络通信模块内搭载病毒识别程序、文件改写程序以及双向认证程序,对传输的感知信息数据进行病毒风险识别、文件改写判断,并对网络通信模块进行双向认证,只有双向认证成功后才能传输感知信息数据,并且只有没有病毒风险和未曾被改写的感知信息数据才允许进行传输;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接收信息前,通过内嵌在控制中心的通信安全保护模块再次进行病毒风险识别、文件改写判断,并对网络通信模块进行注册识别和双向认证,识别没有病毒风险且没有被改写且注册和双向认证成功后,控制中心才接收传输的感知信息数据。本发明从多个角度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系统 及其 数据 安全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1.车路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信息感知模块、路侧信息感知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异常预警模块、信号控制与发布模块、通信安全保护模块以及控制中心;车载信息感知模块,用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感知信息数据,包括车辆的运行参数、车载摄像头拍摄的周围环境数据参数以及车辆在道路上的实时定位信息;路侧信息感知模块,用于感知道路综合信息数据;网络通信模块,用于车载信息感知模块、路侧信息感知模块、异常预警模块、信号控制与发布模块以及控制中心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安全保护模块,包括第一通信安全保护模块和第二通信安全保护模块;第一通信安全保护模块搭载在网络通信模块中,包括病毒识别程序、文件改写程序以及双向认证程序;在网络通信模块进行感知信息数据的传输前,第一通信安全保护模块通过病毒识别程序识别感知信息数据是否存在病毒风险,通过文件改写程序判断感知信息数据是否曾被改写,通过双向认证程序对网络通信模块进行双向认证;若双向认证成功,同时其传输的感知信息数据不存在病毒且不曾被改写则继续利用网络通信模块进行传输;若双向认证失败,或传送的感知信息数据存在病毒或曾被改写,则拒绝进行感知信息数据传输,并将信息传输至异常预警模块;第二通信安全保护模块内嵌在控制中心中,包括病毒识别程序、文件改写程序以及注册和双向认证程序;控制中心在接收感知信息数据之前,第二通信安全保护模块通过病毒识别程序识别感知信息数据是否存在病毒风险,通过文件改写程序判断感知信息数据是否曾被改写,通过注册和双向认证程序对网络通信模块进行检测并判断其是否注册和双向认证是否成功;若已注册且双向认证成功,同时其传输的感知信息数据不存在病毒且不曾被改写则将感知信息数据继续传输至控制中心;若未注册或双向认证失败,或传送的感知信息数据存在病毒或曾被改写,则拒绝进行感知信息数据传输,并将信息传输至异常预警模块;异常预警模块,将没有注册或双向认证失败的网络通信模块,或者存在病毒或曾被改写的感知信息数据,处理形成预警信息;对预警信息进行加密,加密信息后的预警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感知信息数据,并接收异常预警模块传输的加密后的预警信息,解码发送至信号控制与发布模块;信号控制与发布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传输的预警信息,并进行发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44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