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用的疏浚过程水槽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65532.3 申请日: 2019-03-05
公开(公告)号: CN110396977A 公开(公告)日: 2019-11-01
发明(设计)人: 慎辰;洪国军;张吉平;蒋梦嫣;张晴波;汪洋;吴艳青;潘润道;蒋明;董元跃;徐而敏;徐剑;费永成;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B1/02 分类号: E02B1/02
代理公司: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代理人: 刘君
地址: 20006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疏浚技术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试验用的疏浚过程水槽系统,其在试验用的水槽的两侧壁的上表面分别设槽壁轨道,水槽的槽壁轨道上移动连接大车、牵引车,且大车上宽度向移动连接小车,在水槽一端设绞车牵引系统的两个绞车,在水槽的另一端设作为拉曳系统的液压张紧机构,绞车、牵引车、拉曳系统分别采用同一根封闭绕绳绕设连接。本发明方便装载疏浚装置试验模型进行模拟试验,采用绞车牵引驱动可有效避免大车自行驱动时提供试验需要的驱动力不足的问题;两个绞车通过两侧的钢丝绳封闭绕绳,穿绕在牵引车上,可降低钢丝绳牵引时牵引车的偏角,且液压张紧机构保证张紧行程可随压力变化相应调节。
搜索关键词: 水槽 牵引车 绞车 大车 疏浚 试验 封闭绕绳 水槽系统 张紧机构 槽壁 绞车牵引系统 设备技术领域 钢丝绳牵引 钢丝绳 技术试验 绞车牵引 模拟试验 试验模型 疏浚装置 移动连接 自行驱动 两侧壁 驱动力 上表面 上移动 轨道 穿绕 偏角 张紧 装载 小车 驱动 保证
【主权项】:
1.一种试验用的疏浚过程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沿长度方向布置,其下半部埋于地下;沿所述水槽的宽度方向分隔成排泥区(1‑7)和试验区;所述的试验区沿水槽的长度方向从槽头至槽尾依次分隔为造波区(1‑1)、耙吸试验区(1‑2)、耙吸绞吸试验区(1‑3)、绞吸试验区(1‑4)、抓斗试验区(1‑5)、溢流排水区(1‑6);——槽壁轨道(2),设有两根,分别沿所述水槽的长度方向铺设在对应抓斗试验区(1‑5)至耙吸试验区(1‑2)上方的水槽的两槽壁的顶面上;——大车(5),其包括,大车车架,包括靠近水槽的槽头侧的前架平台(5‑1)、靠近水槽的槽尾侧的后架平台(5‑2)、固定于前架平台(5‑1)的内侧边且与槽壁轨道(2)在水平投影上呈垂直的前横梁(5‑3)、固定于后架平台(5‑2)的内侧边且与槽壁轨道(2)在水平投影上呈垂直的后横梁(5‑4)、首尾分别连接前横梁的一端和后横梁的一端的左纵梁(5‑5)、首尾分别连接前横梁的另一端和后横梁的另一端的右纵梁(5‑6);所述前、后横梁上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小车轨道(5‑7),且两个小车轨道(5‑7)分别设置于靠近内侧边的前、后横梁上;大车驱动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横梁(5‑3)的底面近两端处和后横梁(5‑4)的底面近两端处且支撑于所述槽壁轨道(2)上的大车行走轮(5‑8)、依次连接大车行走轮的电磁离合器(5‑9)、减速器(5‑10)、大车直流电机(5‑11),连接相应大车行走轮(5‑8)的所述的大车直流电机、减速器、电磁离合器分别固定在前、后横梁相应处的底面;电气控制室(5‑12),设置在前架平台(5‑1)上;若干控制柜,设置在前、后横梁和/或前、后架上;若干控制柜包括大车直流电机控制柜(5‑14)、小车牵引控制柜(5‑15)、水泵控制柜(5‑16)、泥泵控制柜(5‑17);——用于承载疏浚装置试验模型的横移小车(4),其包括,小车车架(4‑1),采用方形立体框架,方形立体框架的上层框架(4‑110)的四边缘凸出于小车车架(4‑1)的其余部位,上层框架(4‑110)的四边缘的底面四周分别设有支承于大车车架的小车轨道(5‑7)内的X轴的小车行走轮(4‑2);方形立体框架的底面为承载水泵和泥泵用的搭载平台(4‑120),搭载平台(4‑120)位于大车车架的下方;靠近前、后横梁侧的方形立体框架的两侧边框上分别设有Z轴的小车水平轮(4‑3),所述小车水平轮(4‑3)支撑在相应处的前、后横梁的内侧壁上;在后横梁(5‑4)下方的方形立体框架的侧边框上还设有反扣轮(4‑4),反扣轮(4‑4)支撑在后横梁(5‑4)的底面;所述小车车架(4‑1)沿小车轨道(5‑7)位移,与大车(5)的位移方向呈直角;小车车架的上层框架(4‑110)上在X轴的近居中位置设有液压缸连接轴(4‑5);小车车架(4‑1)的近水槽的槽头侧的搭载平台(4‑120)上还设有铰接吸泥管(11)的顶部用的旋转轴承座(4‑6);小车驱动系统,包括设在左纵梁(5‑5)上的小车电机(4‑7)、与小车电机(4‑7)轴接的主动链轮(4‑8)、设在右纵梁上并与主动链轮相对应的从动链轮(4‑9);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采用链条连接;所述小车车架(4‑1)采用连接件与链条连接;使小车电机(4‑7)的正反转带动链条正反运动,从而带动小车车架在大车车架上沿水槽的宽度向运动;吸泥管伸缩用液压缸(4‑10),其连接端与小车车架上的液压缸连接轴(4‑5)旋转连接,其伸缩杆的工作端用于铰接吸泥管(11)的近底端处;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旋转调节吸泥管(11)的角度;油缸液压泵站(4‑11),设在上层框架(4‑110)的上表面的一侧;其采用输油管连接吸泥管伸缩用液压缸(4‑10)以为其输送液压油;转角编码器,设在所述旋转轴承座(4‑6)上,用于测量吸泥管(11)的旋转角度;——绞车牵引系统,其包括,牵引车(3),其底面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牵引车走轮(3‑5)支撑在水槽(1)的槽头侧的槽壁轨道(2)上,且牵引车(3)与大车(5)之间插销连接;牵引车(3)的左右两端的底面外侧分别设有Y轴的首牵引车压轮(3‑1)、尾牵引车压轮(3‑2),首、尾牵引车压轮的底部分别低于槽壁轨道(2),每一端的首、尾牵引车压轮沿水槽的长度方向布置且设有间距;在左端的首、尾牵引车压轮与右端的首、尾牵引车压轮之间的牵引车(3)的上表面还设有若干X轴的前排托轮(3‑3)、若干X轴的后排托轮(3‑4),前排托轮(3‑3)与后排托轮(3‑4)平行;若干前、后排托轮分别沿水槽的宽度方向布置;双出绳卷扬式绞车,包括由绞车联轴器轴接的两台绞车(6),两台绞车分别固定在水槽(1)的槽头处的两槽壁的顶面上,每台绞车(6)设有绞车驱动电机(6‑1);液压张紧机构(9),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相应绞车的水槽的槽尾处的两槽壁的顶面;其沿水槽的槽尾至槽头方向依次设有但不限于:拉耳座(9‑1)、连接端与拉耳座销接的张紧液压缸(9‑2)、封闭端与张紧液压缸(9‑2)的伸缩工作端销接的U形拉板(9‑3)、两端与开口处的U形拉板(9‑3)的两侧拉板壁销接的轮轴(9‑4)、位于U形拉板(9‑3)的U形槽中且与轮轴(9‑4)轴接的张紧轮(9‑5)、两侧壁沿水平向分别设有滑槽(9‑7)的U形张紧轮座(9‑6);所述轮轴(9‑4)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侧的滑槽(9‑7)内;通过所述张紧液压缸(9‑2)的伸缩来使张紧轮(9‑5)沿滑槽(9‑7)位移;两个导向滑轮组(7),分别位于耙吸试验区与绞车(6)之间的水槽(1)的两槽壁的上表面;每组导向滑轮组(7)包括沿槽头至槽尾依次布置的且靠近水槽的槽壁顶面外侧处的Y轴的下出绳托轮(7‑1)和Y轴的下出绳压轮(7‑2)、沿槽头至槽尾依次布置的且靠近水槽的槽壁顶面内侧处的Y轴的上出绳托轮(7‑3)和Y轴的上出绳压轮(7‑4)、位于上、下出绳压轮后方且沿槽头至槽尾布置的Z轴的第一水平滑轮(7‑5)、Z轴的第二水平滑轮(7‑6);且下出绳托轮(7‑1)矮于上出绳托轮(7‑3),下出绳托轮(7‑1)比上出绳托轮(7‑3)靠近槽头侧;下出绳压轮(7‑2)矮于上出绳压轮(7‑4),且上出绳压轮(7‑4)的中心轴线与下出绳压轮(7‑2)的中心轴线上下平行;两个钢丝绳托轮组(12),其低于槽壁轨道(2)分别设置在对应耙吸试验区至抓斗试验区处的水槽(1)的两外侧壁上;每个钢丝绳托轮组(12)包括沿水槽的长度方向设在内侧的若干X轴的内排沿途托轮(12‑1)、沿水槽的长度方向设在外侧的若干X轴的外排沿途托轮(12‑2);内排沿途托轮(12‑1)高于外排沿途托轮(12‑2);封闭绕绳(8),设有一根,其整体绕设成H形;H形的封闭绕绳的四个角分别绕设在两个绞车(6)及两个张紧轮(9‑5)上;从右纵梁侧的绞车的上表面出来的封闭绕绳的上出绳(8‑1)依次绕设在该侧的如下部位:上出绳托轮(7‑3)的上槽面、上出绳压轮(7‑4)的下槽面、上第一水平滑轮(7‑5)的内侧槽面、第二水平滑轮(7‑6)的外侧槽面、位于牵引车与槽头侧之间的若干内排沿途托轮(12‑1)的上槽面、首牵引车压轮(3‑1)的下槽面、若干前排托轮(3‑3)的上槽面,再依次绕至位于左纵梁侧的如下部位:首牵引车压轮(3‑1)的下槽面、位于牵引车与槽头侧之间的若干内排沿途托轮(12‑1)的上槽面、第二水平滑轮(7‑6)的外侧槽面、上第一水平滑轮(7‑5)的内侧槽面、上出绳压轮(7‑4)的下槽面、上出绳托轮(7‑3)的上槽面、绞车的上表面;从左纵梁侧的绞车的下表面出来的封闭绕绳(8)的下出绳(8‑2)再依次绕设在该侧的如下部位:下出绳托轮(7‑1)的上槽面、下出绳压轮(7‑2)的下槽面、若干外排沿途托轮(12‑2)的上槽面、张紧轮(9‑5)的上槽面,再依次绕至张紧轮(9‑5)的下槽面、位于槽尾与牵引车(3)之间的内排沿途托轮(12‑1)的上槽面、尾牵引车压轮(3‑2)的下槽面、后排托轮(3‑4)的上槽面;再依次绕设在右纵梁侧的如下部位:尾牵引车压轮(3‑2)的下槽面、位于牵引车与槽尾之间的内排沿途托轮(12‑1)的上槽面、张紧轮(9‑5)的上槽面,再绕至张紧轮(9‑5)的下槽面、外排沿途托轮(12‑2)的上槽面、下出绳压轮(7‑2)的下槽面、下出绳托轮(7‑1)的上槽面、绞车的下表面;两台绞车(6)采用同一根封闭绕绳牵引,保证封闭绕绳各部位的同步位移,绞车正反转带动封闭绕绳运动,从而依次带动牵引车、大车沿槽壁轨道(2)前后位移,而横移小车由小车驱动系统驱动其沿水槽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位于其内的疏浚装置试验模型沿水槽宽度方向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锁定再进行相应试验,而液压张紧机构(9)的张紧液压缸(9‑2)收缩来使张紧轮(9‑5)向槽尾处移动从而张紧封闭绕绳,封闭绕绳的下出绳位于上出绳的外侧,从而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55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