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上、地下地质信息的三维地质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7468.2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红旗;于英华;刘玉敏;张金凤;孙永河;张冬杰;平贵东;刘金霖;吴海光;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新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上、地下地质信息的三维地质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数据;S2、矢量化处理数据;S3、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顶面;处理数据并合成三维地质模型。其克服了传统三维地质数据处理方式需要大量钻探、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解释等数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数据处理成本高,而本次发明通过地质图和地形图,运用相关软件即可进行三维地质数据处理,大大节省了数据处理成本,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节约了数据处理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数据处理 三维 数据处理 三维地质模型 地下地质 地球化学 数据处理效率 矢量化处理 地质图 采集数据 处理数据 地球物理 人力物力 相关软件 地形图 顶面 构建 钻探 合成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地上、地下地质信息的三维地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S1、通过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收集或采集数据处理区域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和钻孔资料,并对收集或采集数据处理区域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和钻孔资料进行矢量化处理;/nS2、依据步骤中的矢量化数据,得出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含有x、y、z坐标的离散点,进而建立三维地形模型;/nS3、将包含断层、河流的构成闭合地质区域边界的质界线处理成具有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含有x、y、z坐标的离散点,与步骤S2中得到的三维地形模型结合后作为三维地质模型的顶面;/nS4、根据模型精度要求,布设一定间距,方向相互交叉的一系列平行线为图切剖面线;/nS5、基于步骤S4中的结果做地质图切剖面,并在绘制地质图切剖面前将横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将纵坐标转换为海拔高度Z;/nS6、结合地层厚度、岩层产状和断层性质信息,绘制地质图切剖面;/nS7、以步骤S6中的相互交叉的地质图切剖面为基础,结合三维地质模型的顶面,合成三维地质模型;/n其中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nS11:将图片格式的地质图分别建立相应的包括地质区、地质界线、地质点、图例区、图例线、图例点、构造线、构造点以及地层产状文件的点、线、区文件;/nS12:绘制地质界线,根据地层层序率及后期构造导致的地层掩盖关系,遵照先画新地层,后画老地层的原则,将地质界线绘制完成,并对不同的接触关系界线进行线型修改,分别改成对应的正确线型;/nS13:检查地质界线是否有错误,检查无误后,借助地质界线进行地质区造区,造区完成后依据国标修改地质区颜色;/nS14:在地质点文件中标注地质代号、花纹符号;/nS15:其他产状、断层类型、河流和湖泊分别根据其内容依次绘制完成,最终完成完整的矢量化地质图;地形图的矢量化过程,分析图面中存在的元素并将元素分类,其分类依据为图例中元素类型;/nS16:将图片格式的地形图加载进相关软件中,分别建立相应包括等高线、道路、河流、居民点文件的点、线、区文件;/nS17:在等高线文件中依次绘制不同高程的等高线,并给等高线赋高程值,确保每根等高线的高程值都是准确的;/nS18:在道路、河流、居民点文件内分别绘制相关内容,并根据国标修改成相应的准确的线型。/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74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