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物中毒源DNA条形码数据库及其快速检测鉴定溯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1248.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维森;于红卫;牛娟娟;马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物中毒源DNA条形码数据库及其快速检测鉴定溯源方法,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查阅文献资料及历年食物中毒资料,获取影响食品安全的鲀毒鱼、高生物胺水产品、有毒植物包括蘑菇的种属资料、地域分布特征及形态学信息。该食物中毒源DNA条形码数据库及其快速检测鉴定溯源方法,通过本研究创新性地在于其一提出面向食品安全、有效关联有毒动植物分类、致毒和形态的DNA条形码技术,其二对我国市场上可能包含有毒动植物的食品,进行快速鉴定应用研究,为研判与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基因筛查或全基因测序手段构建本地的病原谱,通过分子分型技术构建本地的分子分型数据库。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中毒 条形码数据库 快速检测 源DNA 溯源 分子分型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动植物 食源性疾病 形态学信息 创新性地 分布特征 基因筛查 技术构建 技术支撑 快速鉴定 食品安全 事件提供 文献资料 我国市场 应用研究 影响食品 有效关联 病原谱 全基因 生物胺 测序 构建 蘑菇 水产品 数据库 地域 分类 安全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食物中毒源DNA条形码数据库,特征在于:所述食物中毒源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查阅文献资料及历年食物中毒资料,获取影响食品安全的鲀毒鱼、高生物胺水产品、有毒植物包括蘑菇的种属资料、地域分布特征及形态学信息。步骤二:采集鲀毒鱼、高生物胺水产品、有毒蘑菇和毒植物,如鲭鱼、鲅鱼、金枪鱼、黄色鹅膏菌和曼陀罗等,行形态学鉴定。步骤三:线粒体基因组提取方法的优化。①不同组织部位对线粒体基因组提取方法的影响及优化策略。②不同的加工方式(蒸、煮、炸、烤)对线粒体基因组提取方法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步骤四:筛选COI、cytB等基因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获取基因扩增产物。步骤五:扩增产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核对无误后,利用CLUSTALX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绘制进化树,评价其分类地位与形态学鉴定关联性,构建DNA条形码基因数据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712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