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撞击流-紫外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7155.3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3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智;成尚元;祁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19/26;B01J14/00;C01B37/00;C01B3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介孔硅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撞击流‑紫外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及使用方法。筒体顶部内侧设置安装环状能将光源照射在筒体内的紫外发生装置,筒体顶部装有撞击流装置,撞击流装置包括进液管Ⅰ和进液管Ⅱ,进液管Ⅰ和进液管Ⅱ长度相等且并排设置于筒体内,进液管Ⅰ和进液管Ⅱ底端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低压精细雾化喷嘴Ⅰ和低压精细雾化喷嘴Ⅱ,筒体外壁的中下部套设有连接加热结构的夹套,筒体中设有测温系统,筒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和导热液进口接出壳体之外。本发明克服了目前传统搅拌方式混合时间长、混合效率低和反应因酸碱带来的环境及水污染等问题,具有液体快速混合均匀的同时快速反应的优点,实现了良好的微观混合。 | ||
搜索关键词: | 撞击 紫外 光催化 耦合 反应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撞击流‑紫外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4),在壳体(1.4)内安装有筒体(1.9),壳体(1.4)与筒体(1.9)之间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芯片控制装置,在壳体(1.4)的前端安装有能打开和关闭的盖体(1.16),筒体(1.9)顶部内侧设置安装环状能将光源照射在筒体内的紫外发生装置(1.13),筒体(1.9)顶部装有撞击流装置,撞击流装置包括进液管Ⅰ(1.15)和进液管Ⅱ(1.1),进液管Ⅰ(1.15)和进液管Ⅱ(1.1)长度相等且并排设置于筒体内,进液管Ⅰ(1.1)和进液管Ⅱ(1.2)底端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低压精细雾化喷嘴Ⅰ(1.14)和低压精细雾化喷嘴Ⅱ(1.2),筒体(1.9)外壁的中下部套设有连接加热结构的夹套(1.7),筒体(1.9)中设有测温系统,筒体(1.9)底部设有出液口(1.8)和导热液进口(1.6)接出壳体之外,出液口(1.8)接产物储罐(5),筒体(1.9)侧部设有导热液出口(1.11),在壳体(1.4)上设置有能显示温度、反应时间的数码管和能控制紫外光发生按钮(1.3),在低于撞击流‑紫外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1)的两侧分别设有储液槽A(10)和储液槽B(14),储液槽A(10)通过泵Ⅰ(9)、流量计Ⅰ(7)连接反应器的进液管II(1.1),储液槽B(14)通过泵Ⅱ(13)、流量计Ⅱ(11)连接反应器的进液管I(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871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