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数字电子综合实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1781.X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于卫;张正华;于晶晶;周俊;江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智能数字电子综合实训系统,属于电子教学设备技术领域,由23个电路模块连接构成,集成了新器件和高频大容量与多I/O端口的数字可编程器件,性能优越、操作灵活、易于维护、抗干扰能力强,为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可编程技术实验、课程设计、创新设计和技术开发等实践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各电路模块的作用,可以产生各种频率的脉冲信号,能实现模数串行转换,能实现数模转换及数控放大,能实现各类信息显示,能实现定时控制和报警功能,能实现大容量的数字逻辑和单片机在系统可编程,既可进行现场实训研究,也可通过网线实现远程实训研究,进一步满足了现代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子技术 电路模块 实训系统 智能数字 大容量 电子教学设备 教学和研究 抗干扰能力 可编程技术 可编程器件 报警功能 串行转换 定时控制 技术开发 课程设计 脉冲信号 数模转换 数字逻辑 信息显示 远程实训 单片机 可编程 模数 数控 网线 放大 研究 灵活 教学 维护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数字电子综合实训系统,包括电源电路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综合实训系统还由电平产生电路模块(1)、单次和HEX信号产生电路模块(2)、模数并行转换电路模块(3)、键盘信号产生电路模块(4)、脉冲产生及分频电路模块(5)、555脉冲可调电路模块(6)、模数串行转换电路模块(7)、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掉电保护电路模块(9)、50MHz脉冲发生器(10)、电源转换电路模块(11)、远程实验接口电路模块(12)、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模块(13)、AD7520数模转换及数控放大器(14)、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模块(15)、电平检测电路模块(16)、数码管显示电路模块(17)、继电器蜂鸣器(18)、放大驱动电路模块(19)、LED点阵显示电路模块(20)、远程实验电路模块(21)和自由电路接线区(23)连接构成;所述电平产生电路模块(1)、单次和HEX信号产生电路模块(2)、模数并行转换电路模块(3)、脉冲产生及分频电路模块(5)、555脉冲可调电路模块(6)发出的电平及脉冲信号连接至所述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模块(13)和自由电路接线区(23)的输入端;所述电平产生电路模块(1)输出的电平信号连接至AD7520数模转换及数控放大器(14)的输入端,键盘信号产生电路模块(4)分别与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模块(13)形成双向连接;所述模数串行转换电路模块(7)发出的数字信号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模块(13)的输出端;所述掉电保护电路模块(9)输出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以实现掉电保护功能;所述50MHz脉冲发生器(10)输出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以提供脉冲信号;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模块(11)输出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以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模块(13)的数字输出信号连接至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模块(15)、电平检测电路模块(16)、数码管显示电路模块(17)的输入端;所述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的数字输出信号连接至AD7520数模转换及数控放大器(14)、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模块(15)、电平检测电路模块(16)、数码管显示电路模块(17)、继电器蜂鸣器(18)、放大驱动电路模块(19)、LED点阵显示电路模块(20)、远程实验电路模块(21)的输入端;所述远程实验电路模块(21)的数字电平信号连接至远程实验接口电路模块(12)的输入端;所述远程实验接口电路模块(12)的输出端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的输入端;所述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的输出端连接至远程实验电路模块(21)的输入端;所述自由电路接线区(23)的输出端连接至数字编程电路模块(8)、电平检测电路模块(16)、数码管显示电路模块(17)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模块(22)连接至各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以为各电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917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Unity3D的虚拟消防培训装置
- 下一篇:一种VR的音乐指挥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