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混液功能的全钒液流电池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3007.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佳;李建林;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42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混液功能的全钒液流电池管路系统,包括:正极储液罐、负极储液罐、第一混液管路和第二混液管路;所述第一混液管路包括正极出液管道(3)、正极电解液输送泵(5)、送液阀门(29)、回液阀门(33)和设置在所述负极储液罐内的负极回液管道(14);所述第二混液管路包括负极出液管道(4)、负极电解液输送泵(6)、送液阀门(30)、回液阀门(34)和设置在所述正极储液罐内的正极回液管道(13)。该管路系统能够使得正负极电解液的储液罐中的液位差基本为零,保证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容量长时间保持在稳定状态,避免了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功能 全钒液 流电 管路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具备混液功能的全钒液流电池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储液罐、负极储液罐、第一混液管路和第二混液管路;所述第一混液管路包括正极出液管道(3)、正极电解液输送泵(5)、送液阀门(29)、回液阀门(33)和设置在所述负极储液罐内的负极回液管道(14);所述第二混液管路包括负极出液管道(4)、负极电解液输送泵(6)、送液阀门(30)、回液阀门(34)和设置在所述正极储液罐内的正极回液管道(13);其中,混液时,正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储液罐流出,依次流经正极电解液输送泵(5)、送液阀门(29)、回液阀门(33)和负极回液管道(14)进入负极储液罐;负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储液罐流出,依次流经负极电解液输送泵(6)、送液阀门(30)、回液阀门(34)和正极回液管道(13)进入正极储液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030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