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物联网微服务框架及其服务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3716.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3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龙;郑佳伟;张立;郝飞扬;常二慧;潘超杰;胡晓康;陈俊峰;张欢;祝幸辉;于子勇;何明扬;绳金涛;张维尊;贺梦帅;彭环;杨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物联网微服务框架及其服务组合方法;针对物联网异构海量服务、分层分域部署、应用跨域协同等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多域物联网的扁平化微服务架构,实现海量差异化微服务状态的动态感知和分布式跨域管理。微服务架构能够兼容跨域的差异化物联网网元,扩展到各类信息系统服务;实现海量多层级服务的独立部署,具有松耦合性和高容错性;为应用跨域协同提供支撑。针对物联网应用需求差异化、服务组合多样化等特点和需求,研究多域物联网海量服务的关联关系,提出多域海量服务关系图谱构建与演化模型。提出多维度跨域服务动态发现机制和需求驱动的场景自适应服务柔性组合方法,实现物联网服务按需提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联网 微服 框架 及其 服务 组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物联网微服务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物联网微服务框架包括:数据融合汇聚中心,用于实现异构设备的自适应接入、多源异构数据接入、多种数据源接入;通过提供适配来收集、过滤、分析数据;数据的解析、校验、清洗、存储等功能;将多模异构数据存储进数据库中,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数据开放的交互方式;服务抽象中转中心,用于将智能化程度较高物联设备的服务能力抽象可供系统识别分析处理的语义服务组件;通过服务标识体系将异构的物联网系统服务资源虚拟化为统一服务标识并将服务注册发布到系统相应模块中;服务管理中心,用于贯通服务提供与应用需求的交互中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371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