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风全热交换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4597.0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幸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5B39/02;F25B39/04;F24F6/12;F24F6/0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68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空气热量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室外排风管、室外进风管、交换器、排水管、水槽、室内进风管、室内排风管,室外排风管为丁字形三通管,进风口垂直设置,两出口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另一端与交换器连接,第二电机轴穿设过室外排风管两出口,此结构延长了气流停留时间,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排风管 交换器 进风管 电机 空气热交换装置 丁字形三通管 水槽 热交换效率 排水管 垂直设置 电机连接 交换技术 结构延长 空气热量 全热交换 室内排风 电机轴 进风口 穿设 出口 室内 新风 停留 | ||
【主权项】:
1.一种新风全热交换机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室外排风管(3)、室外进风管(4)、交换器(5)、排水管(6)、水槽(7)、室内进风管(8)、室内排风管(9);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并排设置在外壳内侧壁上;所述室外排风管(3)为倒置丁字形三通管,进风口垂直水平面朝上设置,两出口一端与第二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交换器(5)连接,第二电机(2)的轴穿过室外排风管(3)两出口;所述室外进风管(4)为倒置丁字形三通管,进风口垂直水平面朝上设置,两出口一端与第一电机(1)连接,另一端与交换器(5)连接,第一电机(1)的轴穿设过室外进风管(4)两出口;室外排风管(3)与室外进风管(4)呈水平平行设置;所述交换器(5)包括:壳体(51)、圆筒筛(52)、湿膜一(53)、湿膜二(54)、滤网(55);所述壳体(51)为矩形壳体,其一端面被室外排风管(3)、室外进风管(4)贯穿并连接;所述圆筒筛(52)为中空圆柱体,其侧面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圆筒筛(52)设置在壳体(51)内部,其一底面中心处与从室外进风管(4)伸出的第一电机(1)的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55)由多个圆形网状体堆叠而成,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滤网(55)与圆筒筛(52)水平平行设置在壳体(51)内部,其一底面中心处与从室外排风管(3)伸出的第二电机(2)的轴连接;所述湿膜一(53)与湿膜二(54)均为矩形板状,相互平行直立设置在壳体(51)内,位于圆筒筛(52)和滤网(55)之间,且与圆筒筛(52)和滤网(55)轴向平行,所述湿膜一(53)与湿膜二(54)四边分别与壳体(51)四面抵接,湿膜二(54)与湿膜一(53)之间形成一空腔,湿膜下端设置在水槽(7)内,湿膜两面设有网状吸湿材质,其下端设置在水槽(7)内的水中;所述排水管(6)为“L”形直角管结构,一端贯通设置在圆筒筛(52)下方的壳体(51)底板上,另一端与水槽(7)连接;所述水槽(7)为上端面开放的矩形结构,设置在交换器(5)的湿膜一(53)和湿膜二(54)的下方,水槽(7)上设有放水口和注水口;所述室内进风管(8)与室内排风管(9)均为管状,相互呈水平平行设置,位于室外进风管(4)与室外排风管(3)相对于壳体(51)的另一端,所述室内进风管(8)与室内排风管(9)一端分别于与壳体(51)贯通孔连接,另一端进室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45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凸盘式全热交换芯
- 下一篇:一种旋流全热交换连接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