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施工中孤石的热破岩处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9791.8 | 申请日: | 201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清;谢俊宁;刘勃龙;田国栋;赵燕茹;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中孤石的热破岩处置方法,它包括采用地质雷达确定孤石分布位置、在土层中所含孤石上采用具有柔性的导向钻具进行钻孔、成孔后通过软橡胶棒送入热致裂剂、利用高温电阻丝催化热致裂剂进行反应、热致裂剂在孤石内部产生热致裂缝网使岩石强度劣化,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对岩体裂化强度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之后在岩体强度已产生劣化的地层内继续推进盾构机进行掘进和支护。采用本发明的施工工艺能准确的在土层中孤石内部进行导向钻孔,并在复杂的地层条件下进行小半径转弯,能够准确高效的对影响盾构施工的孤石进行破环,而新型热致裂剂则可以通过产生局部高热和膨胀使孤石产生裂缝,超声波测试技术则可以高效分析岩体完整性。相较已有的使孤石产生裂缝的方法能耗更低,更为安全经济,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含孤石土层中盾构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孤石 盾构 土层 岩体 裂缝 超声波测试 施工工艺 施工 钻孔 劣化 破岩 裂化 高温电阻丝 安全经济 地层条件 地质雷达 分布位置 局部高热 支护 导向钻 盾构机 软橡胶 掘进 成孔 催化 地层 转弯 能耗 送入 岩石 进度 膨胀 评估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盾构施工中孤石的热破岩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地质雷达发射的高频电磁波探明场地地层中孤石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钻孔位置。步骤二:在对盾构施工过程有阻碍的孤石上进行钻孔,钻孔工具采用柔性铰接的导向动力钻具,在土层进行直线钻进,到达孤石后,为在孤石长轴成孔,可进行钻进方向的变化。钻孔贯穿整块完整岩石,根据孤石体积调节每块孤石上的钻孔数量。步骤三:钻孔贯穿整块目标岩石后,将钻杆提起,向钻杆内注入清水,利用钻头转动将钻渣排出,完成清孔,使致裂剂能顺利进入钻孔底部。步骤四:将热致裂剂装入药卷,药卷与电阻丝相连,保证热致裂剂与电阻丝的接触,电阻丝的通电导线和药卷由中空的软橡胶棒保护,通过软橡胶棒将药卷送入钻孔底部。步骤五:将电阻丝通电,使其产生700℃以上高温,使药卷内的热致裂剂发生高热反应,通过热效应和膨胀力使岩石产生裂缝。步骤六:对步骤五中产生的热致裂缝网对岩体强度的劣化影响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进行评估,以岩体P波波速3.0m·ms‑1为界,确定是否可以继续进行盾构施工。小于该波速说明岩体完整性较差,已满足盾构施工的岩石强度要求,大于该波速则说明岩体仍有较高的完整性,需继续进行钻孔,加密岩体的裂缝网。步骤七:按照步骤一中确定的钻孔位置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六,直至完成整条掘进路线上的钻孔作业。步骤八:继续推进盾构机进行掘进和支护,直至完成整条隧道的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97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