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0624.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琦;徐芬;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44527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压喷枪将微生物制剂注入河道底泥底部;放置河底垃圾清理装置于河道中;通过船体驱动河底垃圾清理装置整体移动;通过淤泥垃圾翻耙机构对河床中的淤泥进行翻耙;通过淤泥垃圾一次分离机构对淤泥垃圾收集料斗内的淤泥和垃圾进行搅拌;通过抬升传送带对进入到运输仓体内的垃圾及所携带的淤泥进行抬升式运输;分离笼体通过转动对垃圾和淤泥进行二次分离。本发明的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用于对沉淀于水面之下的垃圾进行清理,只需要将垃圾从泥沙中分离出来即可,而泥沙则需要继续留在河床中,以保护河床结构不受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生态修复系统 淤泥 淤泥垃圾 垃圾 垃圾清理装置 抬升 河床 泥沙 一次分离机构 微生物制剂 传送带 二次分离 高压喷枪 河床结构 河道底泥 生态修复 收集料斗 整体移动 分离笼 运输仓 船体 沉淀 转动 体内 驱动 水面 携带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悬臂吊挂装置、河底垃圾清理装置;所述悬臂吊挂装置安装于所述船体上,所述河底垃圾清理装置吊挂于所述悬臂吊挂装置上;/n所述河底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淤泥垃圾收集料斗、淤泥垃圾翻耙机构、淤泥垃圾一次分离机构、淤泥垃圾抬升机构、淤泥垃圾二次分离机构;/n所述淤泥垃圾收集料斗上开设有淤泥沉淀口及垃圾排出口;所述翻耙机构安装于所述淤泥垃圾收集料斗的外部,所述一次分离机构安装于所述淤泥垃圾收集料斗的内部;/n所述一次分离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淤泥垃圾收集料斗内的一次分离搅拌组件、与所述一次分离搅拌组件驱动连接的一次分离驱动部;/n所述淤泥垃圾抬升机构包括:运输仓体、抬升传送带、抬升驱动部;所述运输仓体具有淤泥垃圾入料口及淤泥垃圾出料口,所述运输仓体的淤泥垃圾入料口与所述淤泥垃圾收集料斗的垃圾排出口衔接,所述抬升传送带收容于所述运输仓体内,所述抬升传送带由所述淤泥垃圾入料口向所述淤泥垃圾出料口延伸,所述抬升驱动部与所述抬升传送带驱动连接;/n所述二次分离机构包括:分离仓体、分离笼体、笼体驱动部;所述分离仓体上开设有淤泥掉落口,所述分离笼体转动并收容于所述分离仓体内,所述笼体驱动部与所述分离笼体驱动连接;/n所述分离笼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结构,所述分离笼体的两端分别形成垃圾输入口及垃圾输出口,所述分离笼体的垃圾输入口与所述运输仓体的淤泥垃圾出料口衔接;所述分离笼体内部形成淤泥垃圾分离腔,所述淤泥垃圾分离腔的腔壁上设有垃圾引导螺旋环,所述垃圾引导螺旋环由所述垃圾输入口延伸至所述垃圾输出口,所述分离笼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淤泥垃圾分离腔贯通的淤泥掉落孔;/n所述河底垃圾清理装置还包括垃圾回收仓,所述垃圾回收仓与所述分离笼体的垃圾输出口衔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306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吸式多功能清淤机械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矿用装载机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