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连续可调横跨定向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3888.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梅;张妍;贾潇;房少军;王钟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相位连续可调横跨定向耦合器,包括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端部跨接变容二极管和四个50欧姆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包括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第二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和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所述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包括第一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第二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和第三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本发明提供的相位连续可调型横跨定向耦合器,具有易加工、体积小和低成本的特点,适于广泛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连续 可调 横跨 定向耦合器 | ||
【主权项】:
1.一种相位连续可调横跨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端部跨接变容二极管和四个50欧姆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包括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第二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2)和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所述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包括第一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1)、第二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2)和第三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3);所述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包括第一耦合线(111)、第二耦合线(112)和第一变容二极管(113);所述第二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2)包括第三耦合线(121)、第四耦合线(122)和第二变容二极管(123);所述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包括第五耦合线(131)、第六耦合线(132)和第三变容二极管(133);所述第一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1)包括第一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11)和第四变容二极管(212);所述第二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2)包括第二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21)和第五变容二极管(222);所述第三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3)包括第三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31)和第六变容二极管(232);所述端部跨接变容二极管包括第七变容二极管(31)和第八变容二极管(32);所述第一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1)与第一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的左端连接,第二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2)与第二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2)的中间连接,第三段电长度可调并联短路线(23)与第三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113)位于第一耦合线(111)和第二耦合线(112)的中间,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123)位于第三耦合线(121)和第四耦合线(122)的中间,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133)位于第五耦合线(131)和第六耦合线(132)的中间,所述第七变容二极管(31)跨接在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的左端,所述第八变容二极管(32)跨接在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的右端;所述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的电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11)、第二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21)和第三固定长度并联短路线(231)的特性阻抗与第一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1)、第二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2)和第三段变容二极管加载平行耦合线(13)的偶模特性阻抗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338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