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极限的快速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4985.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希光;段浩;宋迎东;张盛;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上官凤栖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极限的快速预测方法,在疲劳过程中考虑到了基体开裂、界面脱粘以及滑移、界面磨损和纤维断裂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状态,并且考虑复合材料内部纤维单丝可能存在断头,提出了一种能计算纤维单丝断头概率的模型,提高了计算的疲劳极限载荷的准确性,这样能快速的计算得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载荷。本发明中计算得的疲劳极限载荷所需要的大部分参数都可以通过实验得到,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很快速的得到材料的疲劳极限载荷。疲劳极限载荷代表着材料在永不疲劳的前提下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可以用来判断材料的工作环境是否合适。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极限 陶瓷基复合材料 快速预测 复合材料 断头 疲劳极限状态 内部纤维 疲劳过程 纤维单丝 纤维断裂 最大载荷 单丝 滑移 脱粘 磨损 疲劳 概率 | ||
【主权项】:
1.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极限的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出疲劳极限状态,此状态下小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完全脱粘,但是材料未破坏,此时材料所受载荷完全由纤维承载;步骤二、基于所提出的疲劳极限状态,建立快速预测小复合材料疲劳极限的计算模型:这里F是材料所受疲劳载荷,K是小复合材料内部完好的纤维单丝总数,D(n)是当纤维所受应力为σn时材料的纤维断裂百分数,r为纤维单丝的半径;步骤三、确定材料内的纤维单丝总数K1和纤维单丝半径r;步骤四、建立计算纤维单丝断头概率的模型,计算得到纤维单丝有断头的概率P,在纤维单丝总数为K1的情况下,得到材料中完好的纤维单丝数K=K1(1‑P);其中,建立计算纤维单丝断头概率的模型具体如下:提出三个长度量,不存在断头的纤维单丝长度为l,生产出来的试件长度为L1,试验中所使用试件长度为L2,其中试验中所使用试件相当于在生产出来的试件上截取;考虑到纤维单丝长度l不一定完全相同,会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设长度为li的纤维单丝概率为P(li),且l1<l2<l3…<ls,分L2>ls、L2<l1、l1<l2<…<lt<L2<lt+1…<ls三种情况计算试验中所使用试件中的纤维单丝存在断头的概率P;三种情况计算试验中所使用试件中的纤维单丝存在断头的概率P,具体如下:当L2>ls,此时试验件长度大于无断头纤维单丝最大长度,所以试验件中所有纤维必都存在断头,概率为Pa=1;当L2<l1时,生产出来的试件中的纤维是由不存在断头的纤维单丝组成,设生产出来的试件中的纤维是由s个无断头纤维单丝组成,此时试验所使用试件中纤维有断头的概率为Pb=(s‑1)L2/L1;当l1<l2<…<lt<L2<lt+1…<ls时,此时试验所使用试件中纤维有断头的概率Pc满足:步骤五、通过试验方法来测量模拟材料内部完好纤维单丝的强度分布;其中,通过测量随机选择的部分纤维单丝强度来模拟材料内部所有纤维单丝的强度分布,具体试验方法如下:随机选择预设数量为Nf长度为L的纤维丝,对每根纤维丝进行热处理使其变成原位纤维,测量每根原位纤维的强度作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丝强度,其中强度最大值和强度最小值之间等分n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的强度值为该区域的中心强度值σj;统计各个区域对应的纤维丝数量cj;计算长度为L的纤维丝强度为σj这一事件概率为Pj;步骤六、给定一个初始疲劳载荷F0,此时纤维所受的应力σ1=F0/Kπr2,将σ1与纤维单丝强度分布进行对比得到纤维断裂百分数D(1),将D(1)代入步骤二中的迭代计算模型得到σ2,再将σ2与纤维单丝强度分布进行对比得到新的纤维断裂百分数D(2),按照如此步骤迭代直到达到平衡,σn+1‑σn小于一个极小值,此时D(n)=D(n+1),记录疲劳载荷F=F0,然后进行步骤七;步骤七、在疲劳载荷上加上一个载荷ΔF得到一个新的疲劳载荷值F1,然后重复步骤六中的步骤,按照这样的方法循环直到找到一个Fn+1使得无法完成步骤六中的迭代平衡,即此时材料中纤维会完全断裂导致材料破坏,则F=Fn就是疲劳极限载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349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