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雨量传感器观测降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0506.2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于帅;李季;顾伟宗;黄磊;涂爱琴;吴举秀;杨崇静;陈庆亮;边文超;徐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雨量传感器观测降水的方法,本方法采用多个雨量传感器检测降水数据,并将多个雨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在融合之前,将单雨量传感器观测数据进行一致性计算,去除可疑数据。采用多个雨量传感器融合计算的方法避免了因单个雨量传感器故障造成观测数据丢失的现象,增加了雨量观测的连续行。本发明尤其适合在海岛站、高山站和偏远地区气象站的雨量观测。综合而言,本方法可以增加雨量观测数据的可信度,同时减少偏远地区难维护保障自动气象站的维保次数。 | ||
搜索关键词: | 雨量传感器 观测数据 观测 偏远地区 融合 降水 一致性计算 自动气象站 维护保障 可信度 连续行 气象站 去除 高山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雨量传感器观测降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采用多个雨量传感器观测降雨量,并将多个雨量传感器的观测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S02)、微处理器分别对多个雨量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1分钟加权计算,所述1分钟加权计算是指微处理器计时1分钟接收到雨量传感器产生方形脉冲的数量,并判断加权后的数据是否为1个有效数,所述有效数是指正整数,如果是进行步骤S03,如果否,进行步骤S05;S03)、判断6小时内1分钟加权数据是否出现除第一个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有效数外,又出现另外的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有效数,如果是进行步骤S04,如果否将第一个有效数剔除并清零;S04)、将第一个有效数和最新出现的有效数作为最近1分钟加权有效数;S05)、进行有效数一致性计算,数据输出,数据输出是模拟单雨量传感器产生的脉冲,数据为一致性计算的结果;一致性计算的过程为:设第一路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有效数为x1、第二路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有效数为x2、第i路雨量计采集到的分钟数据为xi,且x1、x2、…、xi均为正整数,已知x1、x2、xi,计算其均值u和方差σ,公式如下:/nu=(x1+x2+…+xi)/i,/n ,/n然后分别计算x1、x2、…、xi与u的差值的绝对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标准差值1倍,则该数据滤掉,不参与到终值的平均值计算,滤掉一致性异常的数据后,剩下几个数据,就对这几个数据求均值,四舍五入取整,以此整数作为最终结果。/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405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相似离度的海水温度相似预报方法
- 下一篇:眼镜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