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403.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田立亭;江轶;万宇翔;齐宁;黄强;袁晓冬;张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3/32;H02J3/06;H02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董永辉;李玉琦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系统划分为交流供电分区和直流供电分区,按照接入要求确定各供电分区的供电电压等级、电能质量要求、可靠性水平以及供电功率要求;依据系统分区,以及系统电源数量,确定电力电子变压器需求数量,建立系统分区供电网络结构,初步设计电力电子变压器各端口容量;建立三层优化模型对系统进行优化,第一层为电力电子变压器各端口容量的优化,第二层为网络供电路径优化,第三层为电源‑负荷‑储能分区优化;进行三层模型的迭代求解,直至迭代结束。本发明实现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各种源、荷、储资源,配电网络的协同规划,满足系统多种分布式电源、储能的接入,以及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混合 用电 系统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交直流供电分区设计:统计系统中电源、负荷、储能的分布位置、容量、接入电压形式、电压等级,并根据统计情况将系统划分为至少一个交流供电分区和/或至少一个直流供电分区,并按照接入要求确定各供电分区的供电电压等级、电能质量要求、可靠性水平以及供电功率要求;步骤2: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供电结构设计:依据系统分区,以及系统电源数量,确定电力电子变压器需求数量,建立系统分区供电网络结构,初步设计电力电子变压器各端口容量;步骤3:系统三层优化建模:建立三层优化模型对系统进行优化,第一层为电力电子变压器各端口容量的优化,第二层为网络供电路径优化,第三层为电源‑负荷‑储能分区优化;步骤4:进行三层模型的迭代求解:第一层模型将电力电子变压器端口容量配置传递给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根据第一层的端口容量配置获得端口转移功率需求和网络供电分区结构,第三层从第一层获得端口容量配置,从第二层获得网络供电分区结构,第三层对给定分区结构下的系统进行电源、负荷、储能优化接入,向第二层返回分区供电需求功率,第二层根据分区供电需求功率获得每个端口的功率并返给第一层,第一层继续对各端口容量进行配置,直至迭代结束;步骤5:迭代终止条件判断:当迭代次数达到给定数值时或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配置结果满足误差要求时,结束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444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