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5678.9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娟;陈黎洪;唐宏刚;肖朝耿;谌迪;卢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75 | 分类号: | C07K14/75;C07K1/36;C07K1/34;C07K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薛雁超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方法,将磷酸缓冲液分别加入经不同高压处理的五组肉糜中并分别离心处理,并分别收集各肌肉蛋白质溶液层,将第一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各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中并分别离心处理,并分别收集各一级沉淀,将第一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各一级沉淀中并分别离心处理,并分别收集各二级沉淀,如此重复多次进而分别得到各N级沉淀,将第二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各N级沉淀中并分别用纱布过滤后进而分别得到各N+1级沉淀,并分别对各N+1级沉淀离心处理并分别收集各N+2级沉淀,将NaCl溶液分别加入各N+2级沉淀中并分别离心处理,进而分别得到各肌原纤维蛋白质。本发明能阐明超高压处理对改善乳化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的原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肉糜 中肌原 纤维蛋白 特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肉糜分成五组,分别称为A肉糜、B肉糜、C肉糜、D肉糜与E肉糜,在P1压强环境下将A肉糜置于10℃水浴中水浴2min,得到A1肉糜,将B肉糜、C肉糜、D肉糜与E肉糜分别置于10℃高压腔体中并分别于P2、P3、P4与P5压强下高压处理2min,进而分别得到B1肉糜、C1肉糜、D1肉糜与E1肉糜;(2)将磷酸缓冲液分别加入步骤(1)中的A1肉糜、B1肉糜、C1肉糜、D1肉糜与E1肉糜中并分别搅拌混匀,然后分别进行离心处理,A1肉糜离心处理后得到上层的A乳化层、中层的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下层的A沉淀物层,并收集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B1肉糜离心处理后得到上层的B乳化层、中层的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下层的B沉淀物层,并收集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C1肉糜离心处理后得到上层的C乳化层、中层的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下层的C沉淀物层,并收集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D1肉糜离心处理后得到上层的D乳化层、中层的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下层的D沉淀物层,并收集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E1肉糜离心处理后得到上层的E乳化层、中层的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下层的E沉淀物层,并收集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其中,加入A1肉糜、B1肉糜、C1肉糜、D1肉糜与E1肉糜中的磷酸缓冲液的摩尔浓度和pH值均相等,且A1肉糜、B1肉糜、C1肉糜、D1肉糜以及E1肉糜与磷酸缓冲液的混合比例均相等,并且A1肉糜、B1肉糜、C1肉糜、D1肉糜以及E1肉糜进行离心处理的条件均相同;(3)将第一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步骤(2)中的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中并分别搅拌混匀,然后分别进行离心处理,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离心处理后得到一级A上清液与一级A沉淀,并收集一级A沉淀;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离心处理后得到一级B上清液与一级B沉淀,并收集一级B沉淀;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离心处理后得到一级C上清液与一级C沉淀, 并收集一级C沉淀;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离心处理后得到一级D上清液与一级D沉淀,并收集一级D沉淀;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离心处理后得到一级E上清液与一级E沉淀, 并收集一级E沉淀;其中,加入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中的第一标准盐溶液的组分、各组分摩尔浓度以及pH值均相同,且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以及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与第一标准盐溶液的混合比例均相等,并且A肌肉蛋白质溶液层、B肌肉蛋白质溶液层、C肌肉蛋白质溶液层、D肌肉蛋白质溶液层以及E肌肉蛋白质溶液层进行离心处理的条件均相同;(4)将第一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步骤(3)中的一级A沉淀、一级B沉淀、一级C沉淀、一级D沉淀与一级E沉淀中分别搅拌混匀,然后分别进行离心处理,一级A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二级A上清液与二级A沉淀,并收集二级A沉淀;一级B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二级B上清液与二级B沉淀,并收集二级B沉淀;一级C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二级C上清液与二级C沉淀, 并收集二级C沉淀;一级D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二级D上清液与二级D沉淀,并收集二级D沉淀;一级E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二级E上清液与二级E沉淀, 并收集二级E沉淀;其中,加入一级A沉淀、一级B沉淀、一级C沉淀、一级D沉淀与一级E沉淀中的第一标准盐溶液的组分、各组分摩尔浓度以及pH值均相同,且一级A沉淀、一级B沉淀、一级C沉淀、一级D沉淀以及一级E沉淀与第一标准盐溶液的混合比例均相等,并且一级A沉淀、一级B沉淀、一级C沉淀、一级D沉淀以及一级E沉淀进行离心处理的条件均相同;(5)二级A沉淀、二级B沉淀、二级C沉淀、二级D沉淀与二级E沉淀分别经过步骤(4)处理后,进而分别得到三级A沉淀、三级B沉淀、三级C沉淀、三级D沉淀与三级E沉淀,依此类推,重复步骤(4)多次,进而分别得到N级A沉淀、N级B沉淀、N级C沉淀、N级D沉淀与N级E沉淀;(6)将第二标准盐溶液分别加入步骤(5)中的N级A沉淀、N级B沉淀、N级C沉淀、N级D沉淀与N级E沉淀中并分别搅拌相同时间,然后分别用纱布过滤一次,进而分别得到N+1级A沉淀、N+1级B沉淀、N+1级C沉淀、N+1级D沉淀与N+1级E沉淀,再分别对N+1级A沉淀、N+1级B沉淀、N+1级C沉淀、N+1级D沉淀与N+1级E沉淀进行离心处理,N+1级A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N+2级A上清液与N+2级A沉淀,并收集N+2级A沉淀;N+1级B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N+2级B上清液与N+2级B沉淀,并收集N+2级B沉淀;N+1级C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N+2级C上清液与N+2级C沉淀,并收集N+2级C沉淀;N+1级D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N+2级D上清液与N+2级D沉淀,并收集N+2级D沉淀;N+1级E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N+2级E上清液与N+2级E沉淀,并收集N+2级E沉淀;其中,加入N级A沉淀、N级B沉淀、N级C沉淀、N级D沉淀与N级E沉淀中的第二标准盐溶液的组分、各组分摩尔浓度和pH值均相同,且N级A沉淀、N级B沉淀、N级C沉淀、N级D沉淀以及N级E沉淀与第二标准盐溶液的混合比例均相等,并且N+1级A沉淀、N+1级B沉淀、N+1级C沉淀、N+1级D沉淀以及N+1级E沉淀进行离心处理的条件均相同;(7)将NaCl溶液分别加入步骤(6)中的N+2级A沉淀、N+2级B沉淀、N+2级C沉淀、N+2级D沉淀与N+2级E沉淀中并分别搅拌混匀,然后分别进行离心处理,N+2级A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终级A上清液与终级A沉淀,并收集终级A沉淀,得到纯化的A肌原纤维蛋白质;N+2级B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终级B上清液与终级B沉淀,并收集终级B沉淀,得到纯化的B肌原纤维蛋白质;N+2级C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终级C上清液与终级C沉淀,并收集终级C沉淀,得到纯化的C肌原纤维蛋白质;N+2级D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终级D上清液与终级D沉淀,并收集终级D沉淀,得到纯化的D肌原纤维蛋白质;N+2级E沉淀离心处理后得到终级E上清液与终级E沉淀,并收集终级E沉淀,得到纯化的E肌原纤维蛋白质;其中,加入N+2级A沉淀、N+2级B沉淀、N+2级C沉淀、N+2级D沉淀与N+2级E沉淀中的NaCl溶液的摩尔浓度均相同,且N+2级A沉淀、N+2级B沉淀、N+2级C沉淀、N+2级D沉淀以及N+2级E沉淀与NaCl溶液的混合比例均相等,并且N+2级A沉淀、N+2级B沉淀、N+2级C沉淀、N+2级D沉淀以及N+2级E沉淀进行离心处理的条件均相同;(8)用双缩脲法分别测定A肌原纤维蛋白质、B肌原纤维蛋白质、C肌原纤维蛋白质、D肌原纤维蛋白质与E肌原纤维蛋白质的浓度,并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将A肌原纤维蛋白质、B肌原纤维蛋白质、C肌原纤维蛋白质、D肌原纤维蛋白质与E肌原纤维蛋白质的浓度均调至5mg·mL‑1,进而分别得到A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B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C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D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与E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然后分别将A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B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C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D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与E标准肌原纤维蛋白质置于4℃冷库中保存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456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