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及其绕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46583.9 申请日: 2019-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9728669B 公开(公告)日: 2019-06-25
发明(设计)人: 曹扬;陈锋;陈健;孙丽娟;卢念成;吴军;徐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K3/04 分类号: H02K3/04;H02K15/04
代理公司: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代理人: 孙彬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及其绕制方法,包括:由一根或多根并列的电机绕组线绕制而成的椭圆环本体、设于电机绕组线的首端的第一引出线,以及设于电机绕组线的末端的第二引出线。椭圆环本体包括一体绕制成型的正向绕线圈组和反向绕线圈组;正向绕线圈组和反向绕线圈组绕制形成有相对分布的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以及同时与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相连的且相对分布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第一引出线位于正向绕线圈组背离椭圆环本体的椭圆形内孔的外侧端,第二引出线位于反向绕线圈组的背离椭圆环本体的椭圆形内孔的外侧端。
搜索关键词: 绕线圈 椭圆环 引出线 直线部 电机绕组线 绕制 正向 椭圆形内孔 附极线圈 相对分布 直流电机 弧形部 外侧端 背离 绕制成型 组绕 并列
【主权项】:
1.一种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根或多根并列的电机绕组线绕制而成的椭圆环本体、设于所述电机绕组线的首端的第一引出线,以及设于所述电机绕组线的末端的第二引出线;所述椭圆环本体包括一体绕制成型的正向绕线圈组和反向绕线圈组;所述正向绕线圈组和反向绕线圈组绕制形成有相对分布的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以及同时与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相连的且相对分布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引出线位于正向绕线圈组背离所述椭圆环本体的椭圆形内孔的外侧端,所述第二引出线位于反向绕线圈组的背离所述椭圆环本体的椭圆形内孔的外侧端;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层数为三层;所述反向绕线圈组的层数为三层;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绕制方向与反向绕线圈组的绕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引出线从第一直线部向第一弧形部延伸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引出线从第二直线部向第一弧形部延伸的方向伸出;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沿着椭圆环本体的椭圆形内孔向椭圆环本体外侧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层间“S”形折弯过渡转移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为直接过渡;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一层与反向绕线圈组之间的层间“S”形折弯过渡转移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一层内的匝间的“S”形折弯过渡转移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二层内的匝间的“S”形折弯过渡转移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以及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三层内的匝间的“S”形折弯过渡转移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直接过渡位置垫设有第一适形绝缘块;所述第一适形绝缘块包括一体相连的适于与所述第二弧形部契合相配的第一弧形端,以及适于与所述正向绕线圈组的第二层的匝间过渡斜边契合相配的第一楔形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465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