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交联固化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7362.1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东为富;刘晓锦;杨铄冰;马丕明;陈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63;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67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交联固化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防雾薄膜包括主体大分子链与固化组分,重量比为100:(5~30),优选100:(10~20);所述双交联固化包括主体大分子链中碳碳双键与羧基分别与固化组分形成交联固化。本发明防雾薄膜采用双交联固化,显著提高防雾薄膜的综合性能,包括薄膜表面的硬度、耐刮擦性、防雾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与基材间的黏附力和耐水性;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固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交联固化防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薄膜是由主体大分子链中碳碳双键及羧基分别与固化组分进行交联固化所得;所述主体大分子链主要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二羟甲基脂肪酸、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含羟基的表面活性剂为反应物聚合而成;所述固化组分主要由三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丙烯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引发剂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5736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