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生湿地盐渍化土壤生态改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791.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金;刘加珍;许婕;郭雯雯;陶保先;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韩后良 |
地址: | 25205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生湿地盐渍化土壤生态改良的方法。本方法是在柽柳灌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1‑3m范围内,每隔10‑30cm设置一个生境池,生境池长、宽、深分别为20‑40cm、10‑30cm、30‑50cm;夏季雨后,周围雨水向生境池汇集,形成一个湿润低盐生境,碱蓬萌发成苗,新生裸地的植被覆盖,碱蓬的生长过程不断吸取土壤中的盐分,柽柳通过种子和根萌蘖的形式繁衍起来。本发明用于盐碱地治理和生态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生境 盐渍化土壤 碱蓬 柽柳 湿地 改良 盐碱地治理 生长过程 生态恢复 植被覆盖 成苗 池长 低盐 灌丛 裸地 萌蘖 生态 湿润 雨水 土壤 | ||
【主权项】:
1.一种新生湿地盐渍化土壤生态改良的方法,其特征是: 本方法是在柽柳灌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1‑3m范围内,每隔10‑30cm 设置一个生境池,生境池长、宽、深分别为20‑40cm、10‑30cm、30‑50cm;夏季雨后,周围雨水向生境池汇集,形成一个湿润低盐生境,碱蓬萌发成苗,新生裸地的植被覆盖,碱蓬的生长过程不断吸取土壤中的盐分,柽柳通过种子和根萌蘖的形式繁衍起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179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 下一篇:食用笋竹的竹鞭移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