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层状冷生构造冻土试样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5272.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冬;马芹永;黄坤;苏晴晴;张蓉蓉;袁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层状冷生构造冻土试样的装置与方法,由保温箱主体、保温箱上盖、样品筒、样品筒上盖、控温管、真空管、制冷管、底座、温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控温管、真空管、制冷管均为环形并与温度控制系统形成闭合回路,且布置在样品筒外壁表面,控温管、真空管、制冷管均与各自的温度控制系统相连,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控温管、真空管、制冷管内部循环液的温度;保温箱主体上开设有管孔用于供控温管、真空管、制冷管通过并固定其位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层状 构造 冻土 试样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制作层状冷生构造冻土试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保温箱主体(4)内布置好控温管(8)、真空管(9)、制冷管(10)的位置,使其按照控温管(8)、真空管(9)、制冷管(10)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将控温管(8)、真空管(9)、制冷管(10)与各自的温度控制系统(14)相连;第二步,在干土中分多次适量地加入所需质量的水,拌和后密封放置48h以上,使土样各部分含水均匀;第三步,打开样品筒上盖(7),将湿土分多次适量地加入到样品筒(6)中,其中,在土样不同高度埋设温度传感器(14)和水分传感器(13),以测试不同层位的水分和温度变化;第四步,将土样上表面抹平后,盖上样品筒上盖(7),打开保温箱上盖(5),将样品筒(6)放置在保温箱主体(4)内部的底座(11)上,调整控温管(8)、真空管(9)、制冷管(10)的位置,使其紧贴样品筒(6)外壁表面,盖上保温箱上盖(5),以减少保温箱主体(4)内部的温度波动;第五步,打开温度控制系统(14),将所有真空管(9)内抽真空且不进行循环液循环,调节其余两种管内循环液温度如下:控温管(8)内循环液温度设置为1℃,制冷管(10)内循环液温度设置为‑30℃;第六步,根据温度传感器(14)和水分传感器(13)反馈的实时数据,结合试验所需制备的层状冷生构造冻土试样的含冰层厚度,控制控温管(8)和制冷管(10)内循环液的持续时间并进行记录;第七步,调节控温管(8)、真空管(9)、制冷管(10)内循环液的温度,均设置成冻土试样的目标温度,冻结24h以上,内含温度传感器(14)和水分传感器(13)的层状冷生构造冻土试样即制作完成。第八步,将制作好的冻土试样移出,重复步骤一~步骤七,但不再埋设温度传感器(14)和水分传感器(13),且第六步中设置的控温管(8)和制冷管(10)内循环液的持续时间与之前相同,即可制作出层状冷生构造的冻土试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52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