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和形状空间的古人类颅面复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6815.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8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税午阳;吴秀杰;周明全;邓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33;G06K9/62;G06T7/149;G06T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和形状空间的古人类颅面复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非刚性配准和主成分分析的统计形状模型;(2)待复原古人类颅骨三维模型的点云稠密对应;(3)基于面部软组织厚度计算面部几何形状;(4)基于面貌统计形状模型的面貌几何形状优化;(5)基于反馈评价的颅面复原结果交互编辑。实现了面貌复原结果几何形状的优化,提高了颅面复原结果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面部 软组织 形状 空间 古人类 复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和形状空间的古人类颅面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依据在从CT影像重建获得的现代人的颅骨和面貌三维模型上标定的颅骨特征点和面貌特征点,采用非刚性配准算法实现颅骨三维模型间和面貌三维模型间的非刚性变形,从而将沿法线方向的投影点作为对应点建立现代人颅骨三维模型间的稠密对应点云,基于所述对应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建立现代人颅骨的统计形状模型,从而用于第二步古人类颅骨的点云稠密对应;第二步,根据第一步获得的现代人颅骨的统计形状模型,采用在统一能量函数框架下的非刚性配准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古人类颅骨和现代人参考颅骨三维模型的稠密对应点云;第三步,根据第一步获得的现代人颅骨的稠密对应点云和现代人颅骨对应的三维面貌模型,计算性别、年龄因素约束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回归模型;利用第二步获得的古人类颅骨的稠密对应点云,实现古人类颅骨面貌的初步复原;第四步,针对第三步获得的面貌初步复原三维模型和建立的现代人三维面貌的统计形状模型,计算主成分系数实现颅面精确复原;第五步,基于反馈评价的颅面复原结果交互编辑,通过比较古人类颅面复原结果的面部软组织分布和现代人的面部软组织分布之间的差异,确定复原结果不佳的区域,再通过调整面貌复原结果对应的主城分系数,实现复原面貌的交互编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未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68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