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5485.4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盛丹;徐卫林;陈欣;刘冰倩;曹根阳;王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402 | 分类号: | D06M13/402;D06M11/13;D06M11/74;D06M11/49;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利用由N,N‑二甲基乙酰胺、LiCl、无机功能纳米粒子混配组成的改性液在低温正压条件下处理间位芳纶织物,使其纤维表层大分子与N,N‑二甲基乙酰胺、LiCl发生反应,形成微溶解层,纤维表面的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在正压的作用下被挤压进入微溶解层,后在高温负压条件下,微溶解层中的N,N‑二甲基乙酰胺挥发抽离,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固化在间位芳纶纤维表层,增强了间位芳纶表层阻燃、抗静电、耐辐射等功能。本发明在保存纤维主体结构不受损,力学性能无明显下降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间位芳纶表层阻燃、抗静电、耐辐射等功能改性的效率及持久性,且该方法无污水产出,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位 织物 表面 功能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功能改性方法步骤如下:a)配制改性液改性液的配制按质量比分别为:N,N‑二甲基乙酰胺 80~99.89%LiCl 0.1~10%无机功能纳米粒子 0.01~10%混配,超声分散30min,使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和LiCl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形成含无机功能纳米粒子的改性液;b)间位芳纶织物的表面改性按浴比1:5将间位芳纶织物加入含无机功能纳米粒子的改性液中,经两浸两轧处理后在温度为40‑100℃,压强为0.2MPa~10MPa的低温正压环境中对间位芳纶织物处理10‑60min,在温度的作用下,包覆在间位芳纶织物表面改性液中的LiCl、N,N‑二甲基乙酰胺与间位芳纶织物中纤维表层大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微溶解层,同时,在正压的作用下,改性液中的无机功能纳米粒子被挤压进入微溶解层,将低温正压环境处理后的间位芳纶织物置于温度为165‑200℃,压强为‑0.5MPa~0.05MPa的高温负压环境中固化60‑240min,微溶解层中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高温负压环境中挥发抽离,微溶解层中的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固化在间位芳纶织物中纤维表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954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硼SiC纤维的连续化烧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纤维表面修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