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菌剂及其修复土壤的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9553.4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伟;张静;江洋;胡志刚;吴元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修复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第一中药培养基和第二中药培养基;步骤2:用第一中药培养基和第二中药培养基分别液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得到第一菌悬液和第二菌悬液;步骤3:第一菌悬液按8‑10%加入有机原料中有氧发酵,每间隔20‑24h间歇性搅拌,并将同等量乳酸杆菌分2‑3次加入搅拌机,发酵4‑6d后输出搅拌机,低温干燥,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有机原料为碳氮比为15‑20:1的农作物秸秆;步骤4:将微生物菌剂以均匀撒布水冲施的方式应用于碱性土壤修复。本发明通过调节碱性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平衡有益菌和有害菌,调整土壤接近中性,并降低了镉的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菌剂 中药培养基 菌悬液 搅拌机 碱性土壤 乳酸杆菌 修复土壤 有机原料 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 间歇性搅拌 农作物秸秆 微生物菌群 低温干燥 液体发酵 碳氮比 撒布 水冲 制备 应用 修复 输出 土壤 平衡 | ||
【主权项】:
1.一种微生物菌剂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中药培养基的制备:中药材一和中药材二分别干燥粉碎后与15‑20倍水煎煮,分别得到第一中药液和第二中药液,将所得第一中药液与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按体积比1‑5:100混合并灭菌,得到第一中药培养基;将所得第二中药液与乳酸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按体积比1‑5:100混合并灭菌,得到第二中药培养基;其中,所述中药材一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射干1‑5份、淡豆豉5‑8份、芦干3‑8份、柏子仁1‑3份、杏仁1‑3份以及火麻仁3‑5份;所述中药材二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参1‑3份、陈皮3‑8份、仙鹤草3‑5份、青蒿5‑10份、蛇床子3‑6份以及补骨脂3‑6份;步骤2,菌种发酵: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按质量百分比6‑10%接种于所述第一中药培养基,经扩培后,得到第一菌悬液;将所述乳酸杆菌按质量百分比6‑10%接种于所述第二中药培养基,经扩培后,得到第二菌悬液;其中,所述第一菌悬液和所述第二菌悬液的菌液浓度分别为6×109‑8×109cfu/mL;步骤3,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向有机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为8‑10%添加所述第一菌悬液及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后输入搅拌机,待发酵温度升至35℃,搅拌一次,之后每间隔20‑24h间歇式搅拌一次,以保持发酵温度在33‑35℃,并且将与所述第一菌悬液等量的所述第二菌悬液分2‑3次在搅拌后的5‑10min内分别加入所述搅拌机并混合均匀,持续发酵4‑6d,得到混合发酵产物,将所述混合发酵产物输出所述搅拌机,低温干燥至含水量10‑15%,得到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有机原料为碳氮比为15‑20:1的农作物秸秆;步骤4,将所得微生物菌剂以均匀撒布水冲施的方式应用于碱性土壤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未经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995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