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6691.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王向敏;王亚妮;刘少贞;肖良;李红玉;王伟伟;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业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框架主体、防水围挡板、防水层、顶支杆、顶部骨架、横杆、种植槽、吊杆、分隔板、分割网、隔离层、净化装置和曝气机,所述框架主体由连接杆根据种养的面积和需求首尾相连构成,在框架主体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将框架主体支撑起来构成养殖围隔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静水养殖中挖坑注水以及定期更换养殖池中的水浪费大量水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养殖池单独的用于水产养殖业未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的问题,具有节约资源,最大程度利用资源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主体 立体循环 种养装置 养殖池 立柱 水产养殖业 定期更换 节约资源 净化装置 均匀设置 人力资源 首尾相连 顶支杆 防水层 分隔板 隔离层 连接杆 面积和 曝气机 围挡板 种植槽 横杆 养殖 吊杆 静水 挖坑 围隔 防水 注水 水资源 分割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防水围挡板(3)、防水层(4)、顶支杆(5)、顶部骨架(8)、横杆(9)、种植槽(10)、吊杆(11)、分隔板(12)、分割网(13)、隔离层(14)、净化装置(16)和曝气机(18),所述框架主体(1)由连接杆(101)根据种养的面积和需求首尾相连构成,在框架主体(1)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立柱(2),多个立柱(2)将框架主体(1)支撑起来构成养殖围隔区,在养殖围隔区的内壁设有防水围挡板(3)以构成养殖围隔区圈围,在防水围挡板(3)的内壁及养殖围隔区的底部设有一层防水层(4),所述防水围挡板(3)与防水层(4)共同构成养殖池,多个顶支杆(5)均匀设置在框架主体(1)上,且多个顶支杆(5)的底部均与连接杆(101)连接,多个顶支杆(5)的顶部通过顶部骨架(8)连接起来,构成顶棚骨架,顶棚骨架上设有隔离层(14)以构成养殖池的顶棚,在连接杆(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横杆(9),在横杆(9)上设置有多个种植槽(10),多个种植槽(10)沿养殖池长轴方向设置,多个种植槽(10)之间相互连通,在所述种植槽(10)内铺设有基质颗粒,一方面用于栽培植株,另一方面用于完成养殖池内池水的二次净化,在框架主体(1)上沿长轴方向上设有吊杆(11),所述吊杆(11)的两端固定在框架主体(1)左右两边的连接杆(101)的中部,在吊杆(11)上设有分隔板(12)用以将养殖池分成左右两部分,分隔板(12)的左右两端与防水围挡板(3)之间均留有空隙,在分隔板(12)的左右两端与防水围挡板(3)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分割网(13),用于左右两侧养殖池之间水流和气流的流通,并可阻隔左右两侧养殖动物于各自养殖区域内,所述曝气机(18)设置在养殖池外侧,设置高度高于养殖池最高设计水位,且曝气机(18)的曝气末端通过软管呈对角设置在养殖池内底部的两侧,以使养殖池内的水在分隔板(12)的两侧形成循环水流,所述净化装置(16)设置在养殖池外部,在养殖池内靠近净化装置(16)的底部设置有集污坑(17),在集污坑(17)内设置有潜水泵用以将集污坑(17)内的污水送至净化装置(16),在集污坑(17)与同侧水流方向一致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或凸起,使底层随水流流动的沉积物通过集污坑时沉淀于集污坑(17)内并被挡板阻挡减少沉积物溢出继续前推,以更好的将养殖池内部的沉积物集中于集污坑(17)内;所述净化装置(16)包括收集器(1601)、滤网(1602)、容器(1603)、多个生化球(1604)和一号底座(1605),所述一号底座(1605)为台阶型底座,所述收集器(1601)设置在一号底座(1605)的高台阶上,所述容器(1603)设置在一号底座(1605)的低台阶上,所述容器(1603)的出水口高度应高于种植槽(10)上沿,所述收集器(1601)的高度高于容器(1603)出水口的高度,所述滤网(1602)为网袋状或筛状,滤网(1602)设置在收集器(1601)内,并绑于收集器(1601)的入水管管口,确保水从滤网(1602)中流出,以对养殖池内池水进行第一次过滤,即物理净化,所述收集器(1601)通过管道与容器(1603)的下部连接,所述多个生化球(1604)放置在容器(1603)内,用以对养殖池内池水进行第一次生物净化,在所述容器(1603)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将净化后的水排入养殖池内的底部,排水方向与本侧的水流方向一致,另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将一次净化后的水排入种植槽(10)内,通过基质颗粒以及植株对养殖池内池水进行二次净化,最后排入养殖池内,排水方向与同侧的水流方向一致,在所述容器(1603)和收集器(160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606),在排污口(1606)上设置有阀门,以方便定期对容器(1603)和收集器(1601)进行排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66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