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497.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涌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107;C12P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张晓艳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制浆罐、脱水罐、板框压滤机、干法厌氧发生罐、湿法厌氧发生罐以及菌种罐。同时,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除杂、制浆、提油;S2:深度脱水;S3:干湿分离并厌氧发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厌氧消化结束后产生的沼液量比传统工艺的沼液量少了很多,而且水质明显提升,COD和氨氮浓度显著降低,使得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和占地面积比传统餐厨垃圾厌氧处理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大幅度减少,因此本发明比传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优势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处理装置 厌氧消化 发生罐 厌氧 沼液 餐厨垃圾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系统 板框压滤机 传统工艺 干湿分离 工艺优势 深度脱水 厌氧处理 菌种罐 面积比 脱水罐 制浆罐 氨氮 除杂 干法 湿法 提油 制浆 水质 投资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制浆罐(1)、脱水罐(2)、板框压滤机(3)、干法厌氧发生罐(4)、湿法厌氧发生罐(5)以及菌种罐(6),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罐(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进料口(7),其内部上方倾斜设置有过滤斜板(8),其内部中段水平设置有隔板(9),其外部一侧设有第一泵体(12),所述第一泵体(12)的进液口上通过管道延伸至制浆罐(1)的内部下方,第一泵体(12)的出液口上通过管道延伸至脱水罐(2)的内部上方,所述脱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第二电机(13),脱水罐(2)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加热器(15),脱水罐(2)的外部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液管(16),且脱水罐(2)的外部一侧设有第二泵体(17),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贯穿脱水罐(2)的顶端,且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搅拌轴(14),所述进液管(16)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进液管(16)上均设置有进液阀,所述第二泵体(17)的进液口上通过管道延伸至脱水罐(2)的内部下方,第二泵体(17)的出液口上通过管道与板框压滤机(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3)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出料口,且两出料口上分别连接干料输送管(18)以及湿料输送管(19),所述干料输送管(18)远离板框压滤机(3)的一端贯穿干法厌氧发生罐(4)的侧壁,并延伸至干法厌氧发生罐(4)的内部上方,所述湿料输送管(19)远离板框压滤机(3)的一端贯穿湿法厌氧发生罐(5)的侧壁,并延伸至湿法厌氧发生罐(5)的内部,所述干法厌氧发生罐(4)和湿法厌氧发生罐(5)的内部中段均设置有盛料斜板(20),二者的顶部一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沼气管(25)和第二沼气管(26),所述菌种罐(6)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菌管(21)和第二进菌管(22),所述第一进菌管(21)远离菌种罐(6)的一端贯穿干法厌氧发生罐(4)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第一进菌管(21)位于干法厌氧发生罐(4)内的部分底侧均匀设置有布菌管(23),且各布菌管(23)的长短不一,所述第二进菌管(22)远离菌种罐(6)的一端贯穿湿法厌氧发生罐(5)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第二进菌管(22)位于湿法厌氧发生罐(5)内的部分上贯穿开设有进菌孔(24),且进菌孔(24)的数量若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涌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涌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2649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木霉菌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游离核酸数量的保存管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