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拱后填的隧道塌方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713.4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迁;刘杨;张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牛芳玲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拱后填的隧道塌方处理方法,通过在临近塌方体的原有初支下方设置临时工字钢拱架以对该原有初支进行加固之后,于临近塌方体的掌子面处回填施工平台,并在于该塌方体顶部形成注浆大管棚后,对塌方体进行清理,之后再于塌方体上方的坍塌洞中回填预定厚度的混凝土,从而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进而有效节约了施工时间和经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塌方体 回填 塌方 施工 建筑施工技术 隧道 安全隐患 经济成本 施工平台 施工周期 大管棚 工字钢 拱架 注浆 混凝土 坍塌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先拱后填的隧道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临近塌方体的原有初支下方设置临时工字钢拱架,并在所述原有初支和所述临时工字钢拱架之间的空隙内楔入木楔以对所述原有初支进行加固,且多个所述临时工字钢拱架通过钢筋连接在一起;步骤S2,于临近所述塌方体的掌子面处回填施工平台;步骤S3,于所述塌方体顶部形成注浆大管棚;步骤S4,对所述塌方体进行清理;步骤S5,于所述塌方体上方的坍塌洞中回填预定厚度的混凝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47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