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6629.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黔生;刘卓慧;杨海惠;徐建新;张万平;蔡河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G06Q10/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鲜叶采摘、初加工、精加工、包装并进行过程的记录,每个步骤抽检通过,然后将上述全过程溯源信息,形成数据载体,将数据载体配置在包装上,消费者、监管者和销售者通过扫描数据载体或者输入数据载体信息对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溯源;本发明能够清楚地实现对普洱茶进行溯源,推进“云茶标识”推广与应用,实现产品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产品有检测、过程可追溯;对于贴标的产品上线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消费者通过扫描数据载体可直接在官方平台上查询产品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溯源 普洱茶 扫描数据载体 数据载体 制备 查询产品信息 输入数据载体 产品防伪 公共平台 生产过程 溯源信息 鲜叶采摘 初加工 精加工 赋码 上线 销售 追溯 茶叶 验证 检测 记录 源头 配置 应用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记录采茶人、采摘地块、采摘时间、温度、日照强度,采摘人员在记录上签字证明,并保存采摘过程的图片与影像资料;(2)初加工:记录初加工企业名称及鲜叶入场、场内摊晾、手工杀青、机器揉捻、日光干燥、上机色选、包装入库过程;每天4个时间节点对包装入库的装箱茶叶进行温度和湿度检测,4个时间节点分别为9点、14点、18点和22点,并记录;对鲜叶入场、场内摊凉、手工杀青、机器揉捻、日光干燥、上机色选、包装入库的过程实施抽检,每一批次每一步骤抽检一次以上,合格后,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一步骤;(3)精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包装入库的装箱晒青茶送至精加工企业,精加工企业对晒青茶进行验收,记录精加工企业名称及精加工过程的静电除杂、人工精拣、蒸压成型、烘房干燥;每一批次每一步骤抽检一次以上,合格后,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上一步骤;(4)包装:步骤(3)合格的产品在精加工工厂的紧压茶车间进行包装,并作记录;步骤(3)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予包装,返回上一步骤;包装后的产品进行抽检合格后出厂;(5)将上述全过程溯源信息形成数据载体,将数据载体配置在包装上,消费者、监管者和销售者通过扫描数据载体或者输入数据载体信息对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溯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66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菌豆腐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