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泊松比结构汽车前隔板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7181.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0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冠;王琪;赵万忠;王源隆;沈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泊松比结构汽车前隔板及设计方法,负泊松比结构减震板和前隔板、内前隔板分别通过胶粘接固定。首先基于前隔板的功能进行外前隔板和内前隔板的形状设计,并确定负泊松比结构隔振板的尺寸;通过形状参数的改变建立负泊松比结构隔振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和双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和优化目标标准偏差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六西格玛标准建立前隔板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稳健性优化设计。本发明通过负泊松比结构隔振板和内、外前隔板的有效结合和利用负泊松比结构的隔振特性,增强前隔板的减振和隔热性能,减少发动机舱振动和热量向乘员舱的传递,提升汽车乘员的舒适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泊松比 结构 汽车 隔板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负泊松比结构汽车前隔板,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依次由外前隔板(2)、负泊松比结构隔振板(3)、内前隔板(1)匹配粘接组成,外前隔板(2)和内前隔板(1)焊接分别固定在汽车车身前后侧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71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