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藜麦生态高效种植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1710.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秦岭;朱文卿;王颖;马德源;范仲学;游银伟;刘晶;赵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藜麦生态高效种植栽培方法,采用客土降碱、多次翻耕、施加土壤改良剂过磷酸钙、增施有机肥、覆盖草木灰或秸秆增温保墒、施用酸性化肥中和盐碱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利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浸泡藜麦种子,以提高作物的耐盐性。采用起垄和密植浅播种植,使单株均匀饱满。在藜麦生长期,向叶面喷洒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加速藜麦成熟,避开高温期以及阴雨季节,防止穗发芽,灌浆期喷施福美双防止种子发霉和鸟类取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生态 高效 种植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盐碱地藜麦生态高效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与施肥:上茬作物收获或者开垦前将优质客土覆盖在选定地块表层,每亩3‑10方;然后进行第一次翻耕,耕翻深度20‑25cm;种植前进行第二次翻耕,耕翻深度10厘米;翻耕过程中加入2500kg/亩过磷酸钙、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然后平整土地使其均匀细腻;(2)种子处理与播种:选择饱满完整、大小均匀、无霉变的藜麦种子,抗逆处理后掺入炒熟的谷子;(3)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15‑20℃,10cm地温达到10℃以上时进行,藜麦起垄种植,垄宽35cm,垄面20cm,垄高15cm,行距35cm,株距20‑30cm,播种量为0.3‑0.5kg/亩;播种后覆盖1‑2cm厚的土;(4)补苗间苗:藜麦在播种后10天后未出苗则进行补苗;幼苗长到约5cm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使株距15‑25cm,使幼苗密度为8000‑12000株/亩;播种后30‑40天,苗长到15‑20cm后二次间苗开始除残、弱、病苗,保留长势良好的幼苗,使幼苗密度为7000‑110000株/亩;(5)田间管理:施肥‑藜麦生长到50‑70cm时追加氮肥;在开花前和灌浆期,向叶面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叶面肥;灌溉‑出苗后和开花期后各进行一次灌溉;除草和中耕‑第二次间苗时进行第一次除杂草;8片叶龄时,进行二次除草清杂和深中耕,结合根部培土;病虫害防治‑将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与底肥在整地时使用,出苗后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适时防治病虫害;灌浆期喷施福美双防止种子发霉和鸟类取食;(6)采收:叶片变黄变红并大部分脱落,植株主干开始变干,种子用指甲掐已无水分时进行收获,及时脱粒并晾晒风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417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