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电助熔玻璃熔窑生产中拉引量的调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9111.6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阮健;胡梦昀;李从云;李路瑶;韩建军;赵修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5/03 | 分类号: | C03B5/03;C03B5/16;C03C6/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汪玮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电助熔玻璃熔窑生产中拉引量的调整工艺,将一份玻璃原料加入熔窑内,熔窑的初始拉引量为15吨/天后调整电负荷;熔窑内加入第二次玻璃原料,将拉引量提升至18吨/天后调整电负荷;熔窑内加入第三次玻璃原料,将拉引量提升至21吨/天后调整电负荷;熔窑内加入第四次玻璃原料,将拉引量提升至24吨/天后调整电负荷,期间保持熔窑单位能耗与燃料量均相同,且每根电极棒电功率平均分配。本发明稳定并提高了最终玻璃产品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拉引 熔窑 玻璃原料 电负荷 玻璃熔窑 电助 电功率 单位能耗 平均分配 最终玻璃 电极棒 燃料量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小型电助熔玻璃熔窑生产中拉引量的调整工艺,所述玻璃熔窑为矩形池体,包括碹顶、池底、前脸墙、后山墙和左、右侧墙,池体上部为火焰空腔,下部为玻璃池窑,火焰空腔内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喷枪,玻璃池窑内充满玻璃液,玻璃池窑前脸墙底部中心设有玻璃液出口,后山墙中部设有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配合料入口,八对电极棒沿轴向对称设于左、右侧墙上,熔窑内具有八对小炉,沿轴向对称设于左、右侧墙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份玻璃原料加入熔窑内,熔窑的拉引量为15吨/天,电负荷为305kW,每根电极棒电功率平均分配;S2)向熔窑内加入第二份玻璃原料,熔窑的拉引量为18吨/天,在保持与第一组熔窑能耗相同的基础上,调整电负荷为390kW,每根电极棒电功率平均分配;S3)向熔窑内加入第三份玻璃原料,熔窑的拉引量为21吨/天;在保持与第一组熔窑能耗相同的基础上,调整电负荷为500kW,每根电极棒电功率平均分配;S4)最后向熔窑内加入第四份玻璃原料,熔窑的拉引量为24吨/天;在保持与第一组熔窑能耗相同的基础上,调整电负荷为605kW,每根电极棒电功率平均分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491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