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322.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生;高道伟;杨绍寒;陈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2 | 分类号: | H01M4/9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氯铂酸、氯化铜和氯化锰为原料,以NaI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特定的甘氨酸和乙二醇加入量,烘箱辅助合成出一种选择性较高的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粒子。操作简单,无毒无害,可重复性强,成本较低。获得的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合金化程度和表面低配位原子密度,显示出色的耐久性和抗CO中毒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支叉 三维 合金纳米颗粒 合金纳米粒子 制备 烘箱 结构导向剂 可重复性 配位原子 无毒无害 甘氨酸 合金化 氯铂酸 氯化锰 氯化铜 乙二醇 合成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称取150 mg甘氨酸,200 mg聚乙烯吡咯烷酮,150 mgNaI于烧杯中,接着加入2.0 mL浓度为19.3 mmol/L的氯铂酸水溶液,1.0 mL浓度为20 mmol/L的氯化铜水溶液,1.0 mL浓度为20 mmol/L的氯化锰和1.0 mL的乙二醇溶液,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反应釜中,烘箱200 ℃反应4 h,反应结束后经过乙醇离心洗涤、冷冻干燥等处理步骤,得到三维支叉状Pt‑Cu‑Mn合金纳米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523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