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圆柱形棒体螺旋推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675.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雷添杰;汪洋;贾金生;吴洋锋;纪国晋;张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慧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4 | 分类号: | B29C53/64;B29C53/82;B2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实现圆柱形棒体螺旋推进的方法,选取所需的圆柱形棒体;选取顶部开设V型槽的支撑架;形成V型槽左、右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V型槽左、右壁面之间的相交线称为阴角线;在V型槽左、右壁面安装平移装置,平移装置的若干个左平移单元对应的安装在左壁面,左平移单元包括转轮托架和转轮,左壁面的转轮横截面与左壁面的左相交线与阴角线之间的夹角为β1小于90度,若干个右平移单元对应的安装在右壁面,右壁面的转轮横截面与右壁面的右相交线与该阴角线之间的夹角为β2,β2=β1,β2、β1为右相交线、左相交线分别与相反方向的阴角线之间的夹角;棒体托设在左、右壁面的转轮之间其轴线与阴角线平行竖直对齐;棒体与转轮之间的静摩擦力为动力推动棒体螺旋向前运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圆柱形 螺旋 推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实现圆柱形棒体螺旋推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所需的圆柱形棒体,该圆柱形棒体的直径为D;S2、选取顶部设有V型槽的支撑架;形成该V型槽的左、右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该V型槽的左、右壁面之间的相交线称为阴角线;S3、在V型槽的左、右壁面安装平移装置,该平移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若干个左平移单元和若干个右平移单元,若干个左平移单元对应的安装在V型槽的左壁面上,左平移单元包括转轮托架和转轮,在转轮托架的支撑轴上套设有自由转动地且直径为d的转轮,d/D=0.5~1,左壁面的转轮横截面垂直于左壁面,该转轮横截面所在平面与左壁面的交线称左相交线,左相交线与阴角线之间的夹角为β1小于90度,若干个右平移单元对应的安装在右壁面,右壁面的右平移单元与左壁面的左平移单元呈对应错开状,右壁面的转轮横截面垂直于右壁面,该右壁面的转轮横截面所在平面与右壁面的交线称右相交线,右相交线与该阴角线之间的夹角为β2,β2=β1,β2、β1为右相交线、左相交线分别与朝相反方向延伸的阴角线之间的夹角;S4、把圆柱形棒体托设在左、右壁面的转轮之间,圆柱形棒体的轴线位于左、右壁面所成夹角的角平分面上;S5、把线材的头部缠绕在最前端,通过以转速n旋转圆柱形棒体,圆柱形棒体每转一圈向前推动的距离为s,圆柱形棒体与转轮之间的静摩擦力成为动力,推动圆柱形棒体按照速率v螺旋向前运动,使圆柱形棒体呈螺旋方式前进对线材进行缠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慧水利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慧水利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526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包边膜片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晕机陶瓷放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