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层级结构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077.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云;宋建军;罗麟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极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层级结构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将静电纺丝、真空抽滤和后退火三种工艺相结合,先制备出包裹有Sn量子点的N和S原子共掺杂的碳纳米纤维Sn/NS‑CNFs,再结合真空抽滤将rGO包覆在Sn/NS‑CNFs表面形成Sn/NS‑CNFs@rGO,Sn2+在经过高温碳热还原后形成了Sn量子点,可以缩短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钠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路径,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N和S原子的掺杂可以提高碳材料的导电性,制造更多可吸附钠离子的缺陷和活性位,rGO不仅提高了材料中电荷传输的能力,还保证了三维Sn/NS‑CNFs@rGO柔性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制备的Sn/NS‑CNFs@rGO具有十分优异的储钠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柔性电极 三维 层级结构 真空抽滤 量子点 钠离子 电化学反应过程 高温碳热还原 导电性 结构稳定性 碳纳米纤维 表面形成 传输路径 电荷传输 电极制备 活性材料 静电纺丝 电解液 共掺杂 后退火 碳材料 包覆 吸附 掺杂 制造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三维层级结构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1)Sn/N‑CNFs和Sn/NS‑CNFs的制备:先将0.7g聚丙烯腈和5gN,N‑二甲基甲酰胺置入同一个玻璃瓶中,在磁力搅拌台上搅拌至溶液均匀透明得到混合溶液,再将0.3g氯化亚锡二水化合物放入上述混合溶液后放到60℃磁力搅拌台上继续搅拌12小时至溶液清澈透明,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转移到5mL的塑料针管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Sn/N‑CNFs的前驱体纤维,静电纺丝条件为“针尖与接收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纺丝电压15kV,以铝箔为接收装置,湿度30%以内,溶液推进速度为0.012mLmin‑1;并将得到的前驱体纤维从铝箔上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然后在空气中60℃干燥5h后再在空气中250℃进行预氧化得到预氧化后的纤维,升温速度为2℃ min‑1,最后在将预氧化后的纤维放入管式炉中800℃碳化2h,升温速率为1℃ min‑1,在碳化过程中,聚丙烯腈被碳化为N掺杂的碳纳米纤维,SnCl2经碳热高温还原为Sn量子点,最终得到Sn/N‑CNFs;Sn/NS‑CNFs的制备过程与Sn/N‑CNFs类似,只是在配制前驱体溶液的过程中加入了0.1g硫脲做S源,硫脲同时提供一定量的N源,后期的静电纺丝和退火过程与Sn/N‑CNFs一致;(2)Sn/N‑CNFs@rGO和Sn/NS‑CNFs@rGO的制备:Sn/N‑CNFs@rGO和Sn/NS‑CNFs@rGO的制备结合了静电纺丝技术和真空抽滤技术,首先,将20mg氧化石墨烯通过超声分散在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0.5mgmL‑1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得到的Sn/N‑CNFs和Sn/NS‑CNFs的前驱体纤维分别作为抽滤模板,然后真空抽滤2mL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接着放入60℃干燥箱中干燥12h,后期的退火处理过程与Sn/N‑CNFs和Sn/NS‑CNFs制备国道中的退火过程一致,最终得到Sn/N‑CNFs@rGO和Sn/NS‑CNFs@rGO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607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