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钢成型工艺的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140.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顾炳福;顾大宪;严永生;黄楠;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福达特种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84 | 分类号: | C21D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212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钢成型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一冷却设备和第二冷却设备,第一冷却设备和第二冷却设备的结构相同,在第一冷却设备和第二冷却设备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通道,在冷却传送通道中设置有传送装置,在第一冷却设备远离第二冷却设备的一侧还设置有冷却液回收储存室;通过将冷却液冷却液循环管道上开设有的若干个冷却液喷口向下喷洒至若干层填料中,并依次经过若干层填料中的斜向通孔从上至下流淌并最终到达最下层填料中以对下方冷却传送通道中传送的高速钢产品进行稳定有效的冷却,同时多余的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回收通道并与冷却液回收储存室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回收利用,节约成本,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设备 冷却液 冷却 传送通道 高速钢 成型工艺 冷却装置 储存室 冷却液冷却 传送装置 从上至下 回收利用 回收通道 相邻设置 斜向通孔 循环利用 回收 液循环 最下层 喷口 连通 喷洒 传送 流淌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高速钢成型工艺的冷却装置,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一冷却设备(1)和第二冷却设备(2),所述第一冷却设备(1)和第二冷却设备(2)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冷却设备(1)和第二冷却设备(2)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通道(3),在所述冷却传送通道(3)中设置有传送装置,在所述冷却传送通道(3)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支撑平台(5),在所述第一冷却设备(1)远离所述第二冷却设备(2)的一侧还设置有冷却液回收储存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设备(1)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风机壳体(1‑5)和位于下方的第一冷却壳体(1‑6),在所述第一风机壳体(1‑5)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支架(1‑2)上方,在第一电机支架(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减速器(1‑3),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减速器(1‑3)的输入轴,第一减速器(1‑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风机(1‑4)的转轴(1‑4‑1),进而带动第一风机(1‑4)的叶片(1‑4‑2)旋转,在所述第一风机(1‑4)的下方位于风机壳体(1‑5)与冷却壳体(1‑6)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收水器(1‑4‑3);在所述第一冷却壳体(1‑6)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循环管道(1‑7),在第一冷却液循环管道(1‑7)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冷却液喷口(1‑8),在若干个第一冷却液喷口(1‑8)的下方铺设有若干层填料(1‑9),在最下层填料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回收通道(1‑10),冷却液回收通道(1‑10)接收从最下层填料(1‑9)渗出的冷却液并与冷却液回收储存室(4)连通;冷却液回收储存室(4)远离第二冷却设备(2)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抽吸装置相连的冷却液排吸口(4‑A);在第一冷却壳体(1‑6)的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入口(1‑A)及第一冷却液出口(1‑B),在第二冷却壳体的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入口(2‑A)及第二冷却液出口(2‑B);所述第一冷却设备(1)中的第一风机(1‑4)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二冷却设备(2)中的第二风机的转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福达特种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福达特种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71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钩尾框热处理用吊具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