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7740.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宝峰;杨浩荣;康泽华;刘涛;王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7/2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壳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冶金部材料类技术领域。在基质沥青中引入一种高活性稻壳灰,通过预混保温、高速剪切和保温消泡三个阶段制备而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用稻壳灰的制备工艺以及一种稻壳灰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且制备出的稻壳灰和稻壳灰改性沥青可以在最大限度减弱稻壳灰对沥青低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提高其高温性能。此外,稻壳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较基质沥青混合料均有所提高,满足实际工程的使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稻壳灰 改性沥青 制备 基质沥青 制备工艺 保温 改性沥青混合料 沥青低温性能 高温稳定性 抗变形能力 高速剪切 高温性能 化学冶金 实际工程 水稳定性 高活性 混合料 消泡 预混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稻壳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平均粒径在7‑12μm之间、比表面积在0.5‑0.9m2/g之间、活性二氧化硅含量在84‑92%之间的稻壳灰过0.075mm筛;(2)将步骤(1)得到的稻壳灰加入到基质沥青中,经过预混保温、高速剪切和保温消泡三个过程,制备出稻壳灰改性沥青;具体如下:将稻壳灰按沥青质量的1‑6%掺入沥青预混,置于130‑165℃的恒温条件下保温5‑15分钟;之后在130‑165℃的恒温条件下以4000‑6000rpm的剪切速率剪切沥青5‑15分钟;最后将制得的改性沥青置于135℃消泡0.5‑2小时,即得稻壳灰改性沥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7774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