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体皮肤上微观位置的重复显微镜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8365.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允娴;曾海山;雷德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允娴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61254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冰 |
地址: | 3002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皮肤上微观位置的重复显微镜成像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电路、飞秒激光、共振+振镜扫描镜、共聚焦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双光子荧光光电倍增管TPF PMT、二次谐波光电倍增管SHG PMT、图像采集电路、物镜、和金属临时皮肤贴膜,金属临时皮肤贴膜的中心设有用于露出皮肤的开放空间,开放空间的边缘设计成锯齿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用金属临时皮肤贴膜用作界标以实现皮肤上相同微观位置的重定位,利用该系统的自动重定位的预测算法进行精确重定位,可以在数天到数周的时间内对人体皮肤内同一区域细胞或微观结构反复跟踪成像。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贴膜 重定位 光电倍增管 开放空间 人体皮肤 微观位置 金属 显微镜成像系统 雪崩光电二极管 皮肤 图像采集电路 双光子荧光 边缘设计 二次谐波 飞秒激光 控制电路 同一区域 微观结构 预测算法 振镜扫描 共聚焦 锯齿状 共振 界标 物镜 成像 细胞 跟踪 计算机 重复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人体皮肤上微观位置的重复显微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电路、飞秒激光、共振+振镜扫描镜、共聚焦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双光子荧光光电倍增管TPF PMT、二次谐波光电倍增管SHG PMT、图像采集电路、白光成像相机、物镜和金属临时皮肤贴膜,所述金属临时皮肤贴膜的中心设有用于露出皮肤的开放空间,开放空间的边缘设计成锯齿状;所述计算机通过控制电路调控共振+振镜扫描镜来协调飞秒激光束在皮肤上的扫描,飞秒激光的输出光通过共振+振镜扫描镜后穿过物镜照射到位于金属临时皮肤贴膜的中心的开放空间内的皮肤上,物镜固定在成像支架下端,成像支架安装在3轴移动平台上,共振+振镜扫描镜与物镜的后孔径之间设有多光子分色镜,照射到皮肤上的飞秒激光被皮肤吸收后产生TPF或者与皮肤作用产生SHG,TPF和SHG信号光再次透过物镜被多光子分色镜反射后通过发射滤波器再透过SHG/TPF分色镜被双光子荧光光电倍增管TPF PMT和二次谐波光电倍增管SHG PMT接收并通过图像采集电路产生TPF图像和SHG图像,SHG/TPF分色镜与双光子荧光光电倍增管TPF PMT和二次谐波光电倍增管SHG PMT之间均设有滤波器,飞秒激光与共振+振镜扫描镜之间设有50/50分束器,照射到皮肤的反射光经过多光子分色镜和共振+振镜扫描镜后被50/50分束器反射后被共聚焦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并通过图像采集电路产生反射共聚焦显微RCM图像,图像采集电路获取的TPF图像、SHG图像、和共聚焦显微RCM图像被输送至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将SHG/TPF分色镜旋转90度后白光成像相机用来获取皮肤表面大视场的图像,该图像也被输送至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实时显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允娴,未经田允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83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波红外长焦距镜头
- 下一篇:一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自动聚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