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汽车齿轮自动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2220.6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歆伊;张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5/08 | 分类号: | B22F5/08;B22F3/03;B22F3/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粉末冶金汽车齿轮自动下料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模压机、机器人支架、工作台、中转计重机构、推顶机构、料盘升降机构、底板、翻转机构和夹具组成;通过模压机压制成型后的齿轮经过夹具夹持后进入第一毛刷对齿轮正面进行清洁,清洁后由夹具将齿轮夹持置于中转计重机构上进行齿轮称重,通过称重反应出压制成型后的齿轮是否有毛坯多余或齿形缺陷,称重后通过翻转机构对齿轮进行翻转,再由夹具夹持后送往第二毛刷进行齿轮反面的清洁,最后由夹具夹持放入料盘中。本发明结构新颖,与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齿轮的清洁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齿轮烧结品质,提高了粉末冶金齿轮加工的整体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夹具夹 称重 自动下料装置 夹具 翻转机构 粉末冶金 汽车齿轮 模压机 毛刷 清洁 汽车零部件加工 粉末冶金齿轮 料盘升降机构 机器人支架 底板 齿形缺陷 清洁效率 推顶机构 整体效率 作业方式 齿轮夹 传统的 翻转 烧结 工作台 毛坯 放入 料盘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粉末冶金汽车齿轮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模压机(1)以及由机器人底座(8‑1)、伺服电机(8‑2)、大臂(8‑3)、前臂(8‑4)、连接杆(8‑5)和丝杠(8‑6)构成的机器人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还由工作台(2)、中转计重机构(3)、推顶机构(4)、料盘升降机构(5)、底板(6)、翻转机构(7)和夹具(9)组成;所述工作台(2)与所述模压机(1)的操作台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由工作台面(2‑5)、第一毛刷(2‑1)、第二毛刷(2‑4)、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2‑3)构成,所述第一毛刷(2‑1)和第二毛刷(2‑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2‑5)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2‑3)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2‑5)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2‑2)与第一毛刷(2‑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3)与第二毛刷(2‑4)驱动连接;所述中转计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毛刷(2‑1)与第二毛刷(2‑4)之间,所述中转计重机构由底座(3‑1)、计重平台(3‑3)和重力传感器(3‑2)构成,所述底座(3‑1)与工作台面(2‑5)连接固定,所述重力传感器(3‑2)均布设置在底座(3‑1)上方,所述计重平台(3‑3)设置在所述重力传感器(3‑2)上方;所述翻转机构(7)由直线气缸(7‑1)、气缸轴(7‑2)、安装板(7‑3)、翻转气缸(7‑4)、翻转平台(7‑5)和电磁吸盘(7‑6)构成,所述安装板(7‑3)设置在所述气缸轴(7‑2)上,所述翻转气缸(7‑4)与所述安装板(7‑3)连接固定,所述翻转平台(7‑5)与翻转气缸(7‑4)的气缸轴连接固定,所述电磁吸盘(7‑6)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平台(7‑5)上;所述底板(6)与所述模压机(1)底部相连接,所述料盘升降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料盘升降机构(5)由左侧板(5‑5)、右侧板(5‑2)、链条(5‑4)、传动轴(5‑3)、下料电机(5‑1)、托板(5‑6)和料盘(5‑7)组成;所述传动轴(5‑3)由设置在左侧板(5‑5)和右侧板(5‑2)外部的下料电机(5‑1)驱动连接,所述链条(5‑4)由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托板(5‑6)连接安装在所述链条(5‑4)的外侧面上,所述料盘(5‑7)置于每层链条(5‑4)的托板(5‑6)上;所述料盘升降机构(5)与工作台(2)连接固定;所述料盘升降机构(5)的一侧设有推顶机构(4),所述推顶机构(4)由推顶底板(4‑1)、推杆(4‑3)、前支架(4‑4)、后支架(4‑7)、丝杆(4‑5)、螺母(4‑6)和推顶电机(4‑8)连接构成;所述底板(4‑1)连接固定在料盘升降机构的右侧板(5‑2)上,所述前支架(4‑4)和后支架(4‑7)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推顶底板(4‑1)的两头,所述丝杆(4‑5)旋转连接于前支架(4‑4)和后支架(4‑7)之间,所述推顶电机(4‑8)设置在后支架(4‑7)的外侧,所述推顶电机(4‑8)驱动连接在丝杆(4‑5)的一端,所述螺母(4‑6)连接设置在所述丝杆(4‑5)上,所述推顶底板(4‑1)一侧开有导向槽(4‑2),所述推杆(4‑3)设置在所述导向槽(4‑2)内,所述推杆(4‑3)一端与所述螺母(4‑6)连接固定,所述推杆(4‑3)的另一端经过左右侧板顶部的缺口实现对料盘(5‑7)的推动;所述夹具(9)由过渡板(9‑1)、翻转气缸(9‑2)、安装基板(9‑8)、吸盘夹爪(9‑7)、夹具手指(9‑4)和摆动夹片(9‑6)连接构成,所述过渡板(9‑1)与所述丝杠(8‑6)连接,过渡板(9‑1)的侧面连接设有翻转气缸(9‑2),所述翻转气缸(9‑2)上连接设有安装基板(9‑8),所述安装基板(9‑8)的一面连接设有吸盘夹爪(9‑7),所述安装基板(9‑8)的另一面连接设有手指气缸(9‑3),所述手指气缸(9‑3)的两输出轴上连接设有夹具手指(9‑4),所述夹具手指(9‑4)的中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摆动夹片(9‑6),所述摆动夹片(9‑6)通过销轴(9‑5)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槽内;压制成型后的齿轮经过所述夹具(9)夹持后进入第一毛刷(2‑1)对齿轮正面进行清洁,清洁后由夹具(9)将齿轮夹持置于中转计重机构(3)上进行齿轮称重,通过称重反应出压制成型后的齿轮是否有毛坯多余或齿形缺陷,称重后通过翻转机构(7)对齿轮进行翻转,再由夹具(9)夹持后送往第二毛刷(2‑4)进行齿轮反面的清洁,最后由夹具(9)夹持放入料盘(5‑7)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922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