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638.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颖;何健;孔德洋;严伟强;豆叶枝;张悦清;倪妮;吴文铸;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净化装置,包括若干生物浮体、喷泉曝气装置、阻挡板、强化光催化装置、轻质防腐框架、弹性填料、增氧曝气装置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若干生物浮体通过轻质防腐框架连接,中间放置喷泉曝气装置,阻挡板将喷出的水收集到强化光催化装置,生物浮体外端为防撞护围,上面种有水生植物,下方悬挂弹性填料,弹性填料下方设置有增氧曝气装置。强化光催化装置内中部设置紫外光源,和外部水体连通。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紫外光源、喷泉曝气装置和增氧曝气装置智能提供电能。本发明将物理曝气法、生物降解法和化学光催化法相耦合,组装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生物浮体上,具有效率高、净化彻底、无二次污染、景观美等特点,适合于自然河道的净化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浮体 增氧曝气装置 光催化装置 弹性填料 喷泉曝气 太阳能发电系统 净化装置 紫外光源 阻挡板 轻质 防腐 水生植物 河道 生物降解法 无二次污染 净化处理 框架连接 物理曝气 智能提供 自然河道 催化法 化学光 景观美 水收集 相耦合 防撞 护围 喷出 外端 连通 水体 组装 悬挂 净化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物浮体(1)、喷泉曝气装置(2)、阻挡板(3)、强化光催化装置(4)、轻质防腐框架(5)、弹性填料(6)、增氧曝气装置(7)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8);所述生物浮体(1)设于河道内,生物浮体(1)位于水面上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轻质防腐框架(5),若干生物浮体(1)之间通过轻质防腐框架(5)连接围成环状结构;所述生物浮体(1)下方固定连接多组弹性填料(6),所述弹性填料(6)垂直悬挂,位于水面下方,弹性填料(6)下方设有增氧曝气装置(7),所述增氧曝气装置(7)通过轻质防腐框架(5)与生物浮体(1)的底部相连,用于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所述喷泉曝气装置(2)通过轻质防腐框架(5)固定连接在环状结构的中心位置,用于将河道中的水体扬起;所述轻质防腐框架(5)的上方设有阻挡板(3),所述阻挡板(3)以喷泉曝气装置(2)为中心环形分布于轻质防腐框架(5)上,阻挡板(3)的一端与轻质防腐框架(5)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生物浮体(1)的方向倾斜,用于将喷泉曝气装置(2)喷出的水收集到装置中间区域;所述轻质防腐框架(5)的下方设有强化光催化装置(4),由非透明防水层(41)和紫外光源(42)组成,所述非透明防水层(41)将紫外光源(42)包围,用于遮蔽紫外光,所述非透明防水层(41)的内表面涂覆紫外光响应光催化剂;非透明防水层(41)上部与轻质防腐框架(5)固定连接,下部的位置高于增氧曝气装置(7)所在的位置;所述非透明防水层(41)上部与下部无遮挡,与外部水体连通;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8)位于水面上部,由太阳能电池组件(81)和蓄电池(82)组成,所述蓄电池(82)分别与紫外光源(42)、喷泉曝气装置(2)和增氧曝气装置(7)连接,为紫外光源(42)、喷泉曝气装置(2)和增氧曝气装置(7)提供电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936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