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1746.6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逢博;石会荣;张雪娥;张巡;杨亚东;李林;金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钢筋笼;步骤二、平整场地;步骤三、放线;步骤四、钻孔、灌注混凝土;步骤五、吊放钢筋笼;步骤六、破桩头;步骤七、桩顶冠梁施工;步骤八、放线;步骤九、制作锚索体:步骤十、锚索成孔;步骤十一、安放锚索;步骤十二、第一次注浆;步骤十三、第二次注浆;步骤十四、腰梁制作与安装;步骤十五、张拉与锁定;步骤十六、锚头保护。通过实际应用,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确保了基础工程安全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锚索支护 施工工法 钢筋笼 护坡桩 深基坑 放线 注浆 灌注 制作 吊放 灌注混凝土 安全施工 步骤十五 工程成本 工程工期 基础工程 锚索成孔 平整场地 桩顶冠梁 锚索体 破桩头 锚索 锚头 腰梁 张拉 钻孔 锁定 施工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钢筋笼:1‑1.根据钢筋下料单加工护坡桩(4‑6)纵向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中,纵向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1‑2.按图纸要求,采用钢筋笼滚焊机制作钢筋笼;1‑3.钢筋笼卸下后,使用弯弧机加工内加强筋,由人工点焊在钢筋笼内部;1‑4.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上焊制耳环,作为控制主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措施;1‑5.使用专用扳手将钢筋笼下端500mm处主筋向内侧弯曲15°‑30°并相互焊接,其中呈120°角分布在桩圆周上的三根钢筋弯回100mm左右焊接,作为钢筋笼与压笼杆的连接接头;1‑6.桩顶钢筋上套入PVC管,防止灌注完成混凝土与钢筋凝固后,破桩头时无法清除残渣;1‑7.在钢筋笼上端设置标高控制点,用红油漆标记桩顶标高+500mm控制点;步骤二、平整场地:按照设计标高的要求,使用推土机、装载机等平整场地,清除场地内障碍物、杂物,排除积水,铺筑临时道路;步骤三、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放线控制网,定位灌注桩中心点;在桩中心点处打入直径25mm以上的钢钎,形成500mm深度的孔洞,拔出钢钎,填入白灰标识桩位;放线结束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员、施工员、专业工长、班组长核验,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复核;步骤四、钻孔、灌注混凝土:4‑1.钻机就位后,保持钻机平稳、调整钻塔垂直;检查钻杆的连接是否牢固、钻尖与桩位点是否对中;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启动前,应将钻杆、钻尖内的土块、残留的混凝土等清理干净;4‑2.钻进成孔;成孔应采用间隔成孔的方法,按成桩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控制钻进速度;钻进过程中,不得反转或提升钻杆;如必需提升钻杆或反转时,应将钻杆提至地面,对钻尖开启门重新清洗、调试、封口;4‑3.钻进过程中,当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方可继续作业;4‑4.钻机钻至设计标高后,保持原位空钻数圈,将土带出桩孔外;提升钻杆200mm‑300mm后,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s至20s,然后边灌注边提钻,连续进行、不间断;提钻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应保持钻头在混凝土面下部不小于1000mm,保持料斗内混凝土高度不低于400mm;4‑5.灌至桩顶标高后,应继续超灌500mm,再停止泵送混凝土;清理桩孔周围的虚土,移机等待或进行下根桩的成孔与灌注;步骤五、吊放钢筋笼:5‑1.将压笼杆穿入钢筋笼,利用钻机自备的主吊钩将钢筋笼和压笼杆竖直吊起,副吊钩将振动设备吊起置于压笼杆顶部;安放钢筋笼时对准孔口,保持垂直居中;下放时通过钢筋笼自重插入桩孔混凝土内,当以自重插入的速度变慢时,启动振动设备,通过压笼杆由底部引导钢筋笼向下穿插;5‑2.在施工中应采用不完全卸荷沉笼作业法,以保证钢筋笼垂直对中;5‑3.当笼顶钢筋即将达到桩顶标高时,用水准仪配合塔尺抄测标高;5‑4.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振动设备,吊钩向上收钢丝绳,提升压笼杆出桩孔;当压笼杆移出桩孔后,水平放置并固定好;5‑5.压笼杆移出时,应及时用人工补充桩孔内混凝土,并用振捣棒将桩顶混凝土振捣密实;步骤六、破桩头:6‑1.护坡桩(4‑6)桩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灌注后3天‑7天)挖除桩间土;桩间土采用人工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注意不得碰触桩体;6‑2.采用截桩机破除桩头;根据桩径设置数量模块,将截桩机连接至工作平台,夹住桩头,调节系统压力,向油缸加压,直至混凝土桩身在强压下断裂;桩头截断后利用平台提升力将桩头提升,并移至指定位置堆放;步骤七、桩顶冠梁施工:7‑1.清理桩头混凝土表面,表面不得有疏松的混凝土碎渣、泥土、浮灰;7‑2.放线、支模并浇筑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使底模平整坚实;7‑3.绑扎冠梁钢筋,将桩身纵向钢筋弯锚至冠梁内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步骤八、放线:根据设计要求的锚杆间距,每开挖一级,施工一级锚杆;按图纸要求的标高,在护坡桩(4‑6)侧壁拉通线,并在需要钻孔的点上打入钢筋或钢钎,标示钻孔位置,定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孔前拔除该孔位的钢筋;步骤九、制作锚索体:9‑1.锚索下料长度应考虑成孔深度、腰梁尺寸、台座尺寸、张拉锁定设备尺寸及张拉操作余量;截取钢绞线(3‑3)采用切割机截断,不得使用电焊或气割截断;9‑2.制作二次注浆管(3‑6);二次注浆管(3‑6)采用DN20钢管,在锚固段范围内按照250mm间距设置孔洞,并用胶带(2‑2)临时封孔;9‑3.沿锚索体轴线方向每2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在锚索体底部绑扎一次注浆管(3‑9),同时在定位支架中部穿入二次注浆管(3‑6),一起编入锚索体;一次注浆管(3‑9)管口应超过锚索体端部200mm‑400mm;9‑4.在锚索的设计自由段套入套管,套管内注入防腐油脂(3‑2);9‑5.最后在锚索体端头套上导向帽(3‑7),编号备用;步骤十、锚索成孔:采用钻机成孔;钻机应安放在牢固、稳定的支架上,就位后保持平稳,导杆或钻机立轴与锚杆设计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钻头直径应符合设计孔径要求,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孔深0.5m;步骤十一、安放锚索:核对锚索编号与孔号一致后,将锚索平稳送入孔内,至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锚索入孔后,应保证注浆管(3‑6)管口距离孔底100mm‑300mm,若在送入过程中发现注浆管(3‑6)沿轴线的移位超过50mm,应将锚索体全部移出孔洞,重新绑扎后再送入孔内;步骤十二、第一次注浆:12‑1.注浆采用灰砂比为1∶0.5‑1∶1的水泥砂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12‑2.注浆管(3‑6)随浆夜的注入缓慢拔出,管口应始终处于浆液面之下;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拔出;12‑3.一次注浆的压力可采用0.5MPa‑1.5MPa;12‑4.灌浆后,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钢绞线(3‑3)不得受扰动;步骤十三、第二次注浆:13‑1.第二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多次补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0.55,注浆压力保持在3.0Mpa‑5.0Mpa;注浆管(3‑6)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第二次压力注浆时,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13‑2.采用分段二次劈裂注浆工艺时,注浆宜在固结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注浆顺序应由内向外分段依次进行;13‑3.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h‑12h,;第二次压力注浆时的终止注浆压力不应小于1.5MPa;步骤十四、腰梁制作与安装:14‑1.采用两根槽钢(4‑5)组合为腰梁;槽钢(4‑5)之间预留间隙,使钢绞线(3‑3)从间隙中穿过;14‑2.通过机械吊装槽钢(4‑5)并安装,固定于锚索孔口标高处的护坡桩(4‑6)侧壁上;楔型垫板(4‑4)采用15mm厚的钢板;腰梁安装要求高度一致,在水平方向上应接头对应;腰梁、垫块与桩之间要求面接触,不得点接触;必要时,需对向外突鼓的桩进行人工凿平;14‑3.槽钢(4‑5)的承压面应平整,上下槽钢(4‑5)之间的间隙应平行于锚索体轴线方向;步骤十五、张拉与锁定:15‑1.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15‑2.将同条件养护水泥砂浆试块送检,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张拉;15‑3.正式张拉前,取0.1‑0.2倍的拉力设计值,对锚索预张拉1次‑2次,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15‑4.张拉时,加载速率保持在40kN/min,卸载速率宜为设计应力的20%;应张拉至设计荷载的105%‑110%,再按规定值进行锁定;15‑5.预应力锚索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0%,应进行补张拉;15‑6.采用“跳张法”进行张拉,避免相邻锚索张拉的应力损失;步骤十六、锚头保护:需要补强张拉的锚索张拉完成后,进行封孔注浆;注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时,从锚具(4‑3)量起留100mm钢绞线(3‑3),其余的部分用手提砂轮机截去,然后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17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