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同线损行为间的关联关系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314.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黄琦;畅浩天;胡维昊;蔡东升;张真源;易建波;周建华;邓志斌;胡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16/245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线损行为间的关联关系分析方法,以发生线损行为的个体为单位,记录了相应个体发生的所有线损行为,然后通过个体和线损行为两种分类标准对数据库中的线损行为进行分类计数,得到两种分类方式下对应的线损行为计数情况,再以这两种计数结果为基础,对所需要的多线损行为序列进行分别统计,最后以频率数据作为概率计算的数据源,得到不同线损行为之间的条件出现概率,进行针对性的降损方案的制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同 行为 关联 关系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不同线损行为间的关联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数据及数据预处理以用户为对象,记录用户每天发生的不同线损行为,然后处理成用户及其所有线损行为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存储的列表记为用户—线损行为列表;(2)、以用户—线损行为列表为基础,得到关联关系分析所需的各项指标(2.1)、获获取单线损行为计次列表以单个线损行为为对象,在用户—线损行为列表中,将一个用户发生的单个线损行为记数一次,然后统计每一种线损行为及其发生次数并进行存储,存储的列表记为单线损行为计次列表;(2.2)、获取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在用户—线损行为列表中,将每一个用户发生的所有线损行为组成的序列,记为线损行为序列;然后以线损行为序列为对象,统计所有用户发生的线损行为组成的线损行为序列出现的次数,得到线损行为序列及其发生次数并进行存储,存储的列表记为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2.3)、获取伴生线损行为计次列表(2.3.1)、将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中第i个用户的线损行为序列记为Si,Si发生的次数记为ni,Si包含的线损行为个数为li;(2.3.2)、从线损行为序列Si中分别取出2到(li‑1)个线损行为,组成不同的线损行为子序列,记为伴生线损行为;在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中,线损行为序列Si发生的次数,则等于Si中伴生线损行为发生的次数;(2.3.3)、按照步骤(2.3.1)‑(2.3.2)所述方法,处理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中的所有线损行为序列Si,统计出每个用户的伴生线损行为及伴生线损行为的发生次数,然后合并相同的伴生线损行为并将其发生次数累加,再进行存储,存储的列表记为为伴生线损行为计次列表;(2.4)、获取线损行为条件发生概率列表(2.4.1)、已知发生了线损行为A,则条件发生线损行为B对应于线损行为A的条件发生概率P(B|A)为:其中,NA为线损行为A发生的次数,NAB为线损行为A和B同时发生的次数;(2.4.2)、按照步骤(2.4.2)所述方法,将单线损行为计次列表中的单个线损行为和伴生线损行为计次列表中的伴生线损行为作为已发生的线损行为A,将与已发生线损行为A同时发生的所有线损行为及其组合作为条件发生的线损行为B,计算得到所有情况下的线损行为条件发生概率,并进行存储,存储的列表记为线损行为条件发生概率列表;(3)、不同线损行为间的关联关系分析(3.1)、高频线损行为及序列分析对单线损行为计次列表、线损行为序列计次列表以及伴生线损行为计次列表中的线损行为及线损行为序列按照发生次数降序排序,得到线损行为及线损行为序列的频次排序结果,然后由频次排序结果得出频发线损行为,最后根据频发线损行为进行针对性的降损方案制定;(3.2)、线损行为预警分析以线损行为条件发生概率列表为基础,设定一个低频次下限M,若线损行为条件概率计算过程中,已发生线损行为A的发生次数低于M,则将该计算过程得到的条件发生概率值记为无用条件概率值,并予以剔除;再将剔除无用条件概率值后的线损行为条件概率列表按照条件概率值进行降序排序,得到高条件发生概率对应的条件发生情况,从而在已知某种或某些线损行为发生时,着重对条件发生概率较高的条件发生线损行为进行针对性的降损方案的制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631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用户匹配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