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0371.X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磊;张美琴;李乐;郑飞;王又莹;胡志耀;郭骏伟;宋贺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6 | 分类号: | E21D1/06;E21D1/08;E21D7/00;E21D5/11;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沿竖井结构轮廓外缘开挖一定深度,打设若干根锁口圈梁锚索。采用机械臂水下开挖竖井内部土体。竖井结构整体依靠安装在矩形锁口圈梁反力架上千斤顶提供的顶进力及竖井结构自身重力完成自上而下的顶进施工。每步开挖结束后,松开机械臂撑靴,顶进至预定位置后拼装新一环管片,重复操作直至竖井结构到达设计标高。抽出坑内泥水,采用水泥砂浆置换竖井侧壁的触变泥浆,填充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减小后期沉降。安装竖井型钢中隔壁及楼梯,完成竖井施工。本发明避免在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大体积降水,实现地面全阶段控制施工,提高竖井施工速度,改善竖井断面利用率,满足环保、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顶进 竖井结构 竖井施工 竖井 开挖 结构型式 矩形竖井 施工 机械臂 锁口圈 预制 千斤顶 阶段控制 轮廓外缘 设计标高 竖井侧壁 竖井断面 水泥砂浆 预定位置 重复操作 反力架 中隔壁 沉降 泥浆 泥水 松开 撑靴 管片 减小 井壁 锚索 拼装 土体 地层 填充 楼梯 置换 抽出 降水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沿竖井结构轮廓外缘开挖一定深度,打设若干根锁口圈梁锚索(7),张拉固定后浇筑矩形锁口圈梁(4),形成锚索张拉端与锁口圈梁间的可靠连接;在矩形锁口圈梁(4)上架设反力架(11)、刃脚环沉降控制装置(13),安装矩形刃脚环(1);将钢绞线(14)连接至地面的沉降控制装置(14);安装千斤顶(12),拼装首环矩形竖井管片环(2),利用千斤顶(12)推力,使环间插销连接紧密,锁扣装置生效;;采用机械臂水下开挖竖井内部土体,机械臂通过多组撑靴固定在已拼装好的竖井井壁上,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利用吊机将机械臂逐步移动至预定开挖位置;竖井结构整体依靠安装在矩形锁口圈梁反力架上千斤顶(12)提供的顶进力及竖井结构自身重力完成自上而下的顶进施工,并辅助开挖竖井结构下方及铣刨机开挖盲区部分土体,竖井侧壁采用触变泥浆(8)减小顶进时的摩阻力;开挖过程中坑内注入泥水,该过程中结构下方及铣刨机开挖盲区土体采用矩形刃脚环(1)结合铣刨机上安装的高压水喷射装置进行辅助开挖,开挖出的土体通过铣刨机上的泥水回路运至地面进行泥水分离;每步开挖结束后,松开机械臂撑靴,顶进至预定位置后拼装新一环管片,重复操作直至竖井结构到达设计标高;整个竖井顶进及开挖过程均在泥水中进行,实现水下作业;待竖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吊出机械臂,浇筑水下混凝土(6)对竖井进行封底;竖井封底完毕后,抽出坑内泥水,采用水泥砂浆置换竖井侧壁的触变泥浆(8),填充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减小后期沉降;安装竖井型钢中隔壁及楼梯,完成竖井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1037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