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阵红外搜索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4314.9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潘伟;丁学专;王世勇;李范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阵红外搜索组件结构,包括组件基板,前镜组组件,具备调焦功能的两档变焦装置,会聚镜一组件,振镜组件,会聚镜二组件,反射镜组件,后镜组组件,面阵探测器组件;本发明制造容易,安装简便,组件基板上端面有光校安装槽,通过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进行轴向校准,整个组件易于光校,对进行像移补偿的高频振镜进行合理结构设计,并采用反射镜使得组件为U字形结构,空间利用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搜索 组件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面阵红外搜索组件结构,包括组件基板(1),前镜组组件(2),具备调焦功能的两档变焦装置(3),会聚镜一组件(4),振镜组件(5),会聚镜二组件(6),反射镜组件(7),后镜组组件(8),面阵探测器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基板(1)为长方形结构,四周有四个安装角,上端面有光校安装槽,上端面右前部有圆形振镜通孔,上端面左侧后部有方形电路走线孔,组件基板(1)上下高度为25~35毫米之间,下部背面空间安装电子学控制板;所述的振镜组件(5)包括振镜(5‑1),振镜散热支撑件一(5‑2),振镜散热支撑件二(5‑3),振镜遮光罩(5‑4);所述的振镜散热支撑件一(5‑2)端面与所述的振镜散热支撑件二(5‑3)端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时将所述的振镜(5‑1)圆柱形安装面抱紧固定,振镜(5‑1)通过安装法兰进行轴向定位,振镜散热支撑件一(5‑2)与振镜散热支撑件二(5‑3)有密排散热凹槽,当振镜(5‑1)工作时进行散热;所述的振镜遮光罩(5‑4)通过螺钉与振镜散热支撑件一(5‑2)及振镜散热支撑件二(5‑3)固定连接,消除振镜(5‑1)的反射杂散光;所述的反射镜组件(7)包括反射镜安装座(7‑1),反射镜(7‑2),反射镜压块一(7‑3),反射镜压块二(7‑4),反射镜压块三(7‑5),反射镜压块四(7‑6),反射镜上压块(7‑7);所述的反射镜(7‑2)为三棱柱结构,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前端面为光学反射镜面;反射镜(7‑2)安装在所述的反射镜安装座(7‑1)配合凹槽内,所述的反射镜压块一(7‑3)、所述的反射镜压块二(7‑4)、所述的反射镜压块三(7‑5)、所述的反射镜压块四(7‑6)分别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反射镜安装座(7‑1)前端面上,反射镜压块一(7‑3)、反射镜压块二(7‑4)、反射镜压块三(7‑5)、反射镜压块四(7‑6)将反射镜(7‑2)压紧紧固;所述的反射镜上压块(7‑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反射镜安装座(7‑1)上端面,将反射镜(7‑2)压紧紧固,同时消除反射镜(7‑2)上方的反射杂散光;所述的面阵探测器组件(9)包括面阵探测器(9‑1),探测器安装板(9‑2),探测器底座(9‑3);所述的面阵探测器(9‑1)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探测器安装板(9‑2)固定连接,探测器安装板(9‑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探测器底座(9‑3)安装槽内,探测器安装板(9‑2)通过探测器底座(9‑3)安装槽定位前后平移进行光路校准;所述的前镜组组件(2)中心孔内安装有光学镜片,前镜组组件(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组件基板(1)上端面右侧后部安装槽内,前镜组组件(2)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前后平移进行光路轴向校准,所述的具备调焦功能的两档变焦装置(3)通过螺钉也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右侧后部安装槽内,具备调焦功能的两档变焦装置(3)安装在前镜组组件(2)前方;所述的会聚镜一组件(4)中心孔内安装有光学镜片,会聚镜一组件(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右侧前部安装槽内,会聚镜一组件(4)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前后平移进行光路轴向校准,所述的振镜组件(5)的振镜散热支撑件一(5‑2)及所述的振镜组件(5)的振镜散热支撑件二(5‑3)通过螺钉也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右侧前部安装槽内,所述的振镜组件(5)的振镜(5‑1)下半部分穿过组件基板(1)的圆形振镜通孔,所述的振镜组件(5)安装在会聚镜一组件(4)前方,振镜组件(5)的振镜(5‑1)反射镜面在初始零位时与系统成像光路入射方向安装形成45°角,将系统成像光路方向折转90°角;所述的会聚镜二组件(6)中心孔内安装有光学镜片,会聚镜二组件(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左侧前部安装槽内,会聚镜二组件(6)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前后平移进行光路轴向校准,所述的反射镜组件(7)的反射镜安装座(7‑1)通过螺钉也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左侧前部安装槽内,所述的反射镜组件(7)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前后平移进行光路轴向校准,会聚镜二组件(6)安装在反射镜组件(7)与振镜组件(5)中间位置,所述的反射镜组件(7)的反射镜(7‑2)反射镜面与经过振镜组件(5)的振镜(5‑1)折转的系统成像光路入射方向安装形成45°角,将系统成像光路方向折转90°角;所述的后镜组组件(8)中心孔内安装有光学镜片,后镜组组件(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左侧中部安装槽内,后镜组组件(8)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进行光路径向定位并前后平移进行光路轴向校准;所述的面阵探测器组件(9)的探测器底座(9‑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组件基板(1)上端面左侧后部安装槽内,所述的面阵探测器组件(9)通过组件基板(1)安装槽定位左右平移进行光路校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1431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