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隔热轴的磁流体密封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5846.2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L59/02;F16D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隔热轴的磁流体密封轴,包括传动轴、非导磁套筒、隔热垫片、左轴承、右轴承、磁性组件和端盖,所述左轴承、磁性组件和右轴承从左至右依次套装在传动轴上;本发明的磁性组件起到动密封作用,可实现隔热轴和非导磁套筒之间的密封;传动轴由隔热轴和金属传输轴两根轴连接组成,隔热轴隔离了热真空罐通过传动轴传递过来的热量;同时金属传输轴和永磁体、磁极之间组成导磁回路,在金属传输轴和磁极之间产生磁场,约束住液态的磁流体;隔热轴和金属传输轴通过胀紧套连接,胀紧套防止两根轴的轴向窜动和传递扭矩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流体 密封 | ||
【主权项】:
1.一种带隔热轴的磁流体密封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非导磁套筒、隔热垫片(10)、左轴承、右轴承(21)、磁性组件和端盖(11),所述左轴承、磁性组件和右轴承(21)从左至右依次套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磁性组件和左轴承、磁性组件和右轴承(21)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非导磁套筒套装在左轴承、磁性组件和右轴承(21)上,所述非导磁套筒左端外接热真空罐,非导磁套筒和热真空罐固定连接,所述非导磁套筒右端安装端盖(11),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21)的外表面与非导磁套筒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非导磁套筒和端盖(11)之间夹装有隔热垫片(10),非导磁套筒的左端和端盖(11)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传动轴的中心孔;所述传动轴包括隔热轴(12)、胀紧套和金属输出轴(22),隔热轴(12)通过胀紧套连接金属输出轴(22),所述隔热轴(12)的左端穿过非导磁套筒左端的中心孔并伸出到热真空罐内,且隔热轴(12)伸入热真空罐内侧的端部设置有花键(1),所述隔热轴(12)的右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金属输出轴(22)的左端设置有凹陷部,金属输出轴(22)的凹陷部和隔热轴(12)的凸起部通过胀紧套连接,所述金属输出轴(22)的右端穿过端盖(11)上的中心孔伸出到非导磁套筒外侧;所述非导磁套筒由套筒外层(13)、隔热层(3)和套筒内层(9)三部分构成,隔热层(3)套装在套筒外层(13)内部,套筒内层(9)套装在隔热层(3)内部,左轴承、磁性组件和右轴承(2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套筒内层(9)内部,左轴承套装在隔热轴(12)上,磁性组件和右轴承(21)套装在金属输出轴(22)上,左轴承与右轴承(21)的外表面与套筒内层(9)的内表面过盈配合,套筒内层(9)内部靠近热真空罐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左轴承的左侧与套筒内层(9)的阶梯顶紧,所述左轴承的右侧和磁性组件的左侧通过第一轴套(5)顶紧,所述磁性组件的右侧和右轴承(21)的左侧通过第二轴套(20)的顶紧,所述第二轴套(20)的右侧通过端盖(11)伸入非导磁套筒内侧的部分顶紧,所述第一轴套(5)和第二轴套(20)的外表面均与套筒内层(9)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环形的永磁体(6)、两个环形的磁极(7)和磁流体(19),所述永磁体(6)设置在两个磁极(7)之间,两个磁极(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极齿凹槽(8),所述极齿凹槽(8)与金属传输轴之间设置有微小间隙,该微小间隙之间充满了磁流体(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258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密封结构辅助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压气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