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UF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7190.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鹤;陈欣;李鹏;朱枫;王汝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G06K7/10;G06F21/73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UF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首先,基于PUF电路产生独特的挑战‑响应对并结合TRNG及二进制操作构成指定的响应设备与阅读器之间数据交互的协议;并同时在对响应设备和阅读器部署之前基于验证次数N、可信ID等参数获取PUF软模型,基于PUF软模型对PUF电路的输出进行预测输出;最后,响应设备利用TRNG构成预定数量的挑战,并且根据后台服务器中设定的计数N表、可信ID表、汉明距离、容差水平值等对响应设备与阅读器之间进行设定的轮询操作,实现RFID的安全认证操作;本发明可以有效抵抗交互过程中的恶意中继攻击,并且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可靠的RFID认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设备 阅读器 安全认证 软模型 可信 二进制 后台服务器 参数获取 汉明距离 交互过程 轮询操作 数据交互 中继攻击 输出 容差 挑战 验证 抵抗 响应 预测 部署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PUF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注册阶段:轮询所述PUF并建模攻击生成PUF软模型;协议构建:利用PUF电路产生随机且独特的挑战‑响应对,将所述挑战‑响应对作为所述协议实现过程中的秘钥,所述秘钥结合TRNG及指定的二进制操作形成在可靠安全性方面真正匹配加密算法的协议;身份认证:a、利用TRNG在响应设备中生成由m个挑战ci构成的向量集C,所述响应设备将存储的第一验证次数N、第一ID和所述向量集C发送给阅读器;b、将所述第一验证次数N后台数据库中的计数N表比较,将所述第一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可信ID表比较,并记录所述阅读器接收所述向量集C的第一时长t,将所述第一时长t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设定允许时长t′比较,若所述第一验证次数N与所述计数N表中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ID与所述可信ID表中数据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时长t小于所述允许时长t′,则接收所述PUF软模型生成针对每一所述挑战ci的响应向量ri,并构建响应向量集R;c、利用TRNG将每一所述响应向量ri生成挑战向量ci1和挑战向量ci2,并构成对应的挑战向量集C′;其中,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的异或结果对应所述响应向量ri;d、设定阈值τ,检查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之间的汉明距离是否在所述阈值τ之内,如果是,则将所述挑战向量集C′发送给所述响应设备,否则,舍弃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e、设定容差水平值α,验证所述响应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挑战向量集C′各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的异或结果,若所述异或结果在所述容差水平值内,则检查所述挑战ci、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两两之间的汉明距离是否在所述阈值τ内,如果不在,则舍弃所述挑战向量ci1和所述挑战向量ci2;f、所述响应设备再次发送由挑战bi构成的挑战向量集B至所述阅读器,所述阅读器接受所述挑战向量集B并验证对应于所述挑战向量集B传输的质询令牌的响应,并重复步骤a~e,即判断所述挑战bi发送至所述阅读器后利用TRNG对应生成的挑战向量bi1和挑战向量bi2之间的汉明距离,以及所述响应设备发送至所述阅读器的第二验证次数N和第二ID以及所述第二时长t是否与所述计数N表、所述可信ID表和所述允许时长t′比较是否一致或在设定的容差水平值内,完成有效的RFID安全认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271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