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件木马的在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2778.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5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向祎尧;孙超龙;谭贤军;周婉婷;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F21/77;G06F11/263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硬件木马在片检测方法,应用于集成电路硬件木马检测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偏差对于旁路信息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偏差修正的在片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建立了工艺偏差修正的可信模型,增加了可信模型的精度,提高硬件木马检测准确率;并且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在设计阶段植入任何模块,即可实现对片外工艺偏差的修正,完成硬件木马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件 木马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硬件木马在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针对芯片每个管脚,获取工艺偏差导致的上升下降时间的变化,通过仿真模型获得对应工艺偏差;S2、获取工艺偏差分布;S3、根据工艺偏差分布,选取可信包络,进行工艺偏差修正,并重新特征化,建立可信包络模型;S4、根据工艺偏差分布,选取归一化参数,并重新特征化,建立归一化模型;S5、采用归一化模型对可信包络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的可信包络模型;S6、在施加激励的情况下,采集芯片旁路功耗数据;S7、采用归一化模型归一化步骤S6所采集的芯片旁路功耗数据;S8、根据步骤S5的归一化的可信包络模型与步骤S7归一化的芯片旁路功耗数据,进行特征提取;S9、对经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门限判决,从而实现芯片中硬件木马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327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